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司马迁所著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为

A. 《史记》

B. 《汉书》

C. 《资治通鉴》

D. 《道德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的是(  )

A. 《 西游记》    B. 《三国演义》    C. 《红楼梦》    D. 《水浒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包括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小明同学在历史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应该是

A. 资产阶级革命

B. 资产阶级改革

C. 民族解放运动

D. 思想解放运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 各国政党变化

B. 各国国名变化

C. 经济制度变化

D. 社会制度变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捍卫国家的大一统】

纵观中国的发展历史,统一的多民族国情既是我国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是谁?为巩固大一统,他是如何处理与北部少数民族关系的?

(2)“大一统”一词源于《春秋·公羊传》,在思想上,最早实现大一统的是谁?他实现大一统的关键举措是什么?

(3)明清时期,为维护我国的大一统局面,政府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试各举一例说明。

(4)今天,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复兴路上的不懈探索】

材料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着列强的欺凌与侮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1)近代复兴路上第一次探索开始于什么事件?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近代以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震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人被迫“开眼看世界”。希望从国外找到医治中国的良药……

(2)从国外找到的医治中国的良药是什么?这剂“良药”的最主要“药引”是什么?试列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阔步前行。

(3)“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在哪儿?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之路】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的“红船”之上,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2005年,习近平主席首倡“红船精神”,他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习主席首创的“红船精神”包含哪些精神?

材料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2)请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的战役各一例,并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历史意义的理解。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暴力革命与和平变革】

材料一: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美国序》

(1)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的“独创性”?

材料二:“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全球通史》

(2)“非凡的改革方案”具体指什么改革?改革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这次科技革命所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其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二战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试列举19世纪为50年,一战前为30年,二战后的科技成果各一例,并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看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民主与法制建设】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1)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终确立这一权力关系的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宪法所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体现其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文献是什么?写出在英国经济和法国大革命共同作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扩展的大事一例。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回答:

(1)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两次会议暂时缓和了矛盾,建立了世界新秩序。这一“世界新秩序”是怎样的?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会议是哪次?

(2)二战后,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世界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变化。此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的?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面对这种趋势,中国应该如何积极应对,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