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临沂市莒县2018届九年级一轮验收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A.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张老师在讲授《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时,出示了两幅图片(如下图).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太学是最早的私学

B.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C. 汉武帝首创殿试

D. 太学生通过钻研八股,求取功名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合并州县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

A. 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 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派鉴真东渡日本    B. 派郑成功驱逐荷夷

C. 派张骞通西域    D. 派郑和出使西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以下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公司“抵羊(洋)”牌商标(1932年创办);华强火柴厂“7·7”牌火花(1937年创办)。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

A. 实现民生幸福    B. 建立民主共和    C. 发展民族经济    D. 反对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如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 大生纱厂的兴衰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美援朝    B. 二月抗争

C. 西藏和平解放    D. 红卫兵串联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白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

A. 古希腊文明    B. 古罗马文明    C. 不列颠文明    D. 阿拉伯文明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 雅典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一“心病”直接推动了西欧(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的兴起

C. 工业革命的爆发    D. 科学革命的开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

A.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 罗马帝国的扩张范围    D. 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宣告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是

A. 《人民宪章》

B. 《国际歌》

C. 《共产党宣言》

D. 《联合国宪章》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钢产量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其地位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钢产量

5

5

4

3

2

 

 

A. 十月革命的影响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D. 赫鲁晓夫改革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三景德镇原称昌南镇,北宋真宗景德年间

因该地出产的御用瓷器底书“景德年制”,故改称景德镇。南宋时,有瓷窑两三百座。来自四方的工匠博来众家之长,创造出青白瓷等新品种,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美瓷器。由荷兰人从泉州饭至欧洲的瓷器,售价几乎与黄金相等。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摘编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原因。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探究政治文明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上”是谁?简述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

——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三,该公报对我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列举一项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政治文明演进的理解。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履次抗拂上(皇上)意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八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版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结合材料一分析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2)中国人民“富起来”主要得益于哪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伟大决策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

(3)材料三中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指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月26日-3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瞩目。人类三次科技革命中涌现了大量的发明创造,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妇女大量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她们的经济独立日渐形成。下图为1839年英国各纺织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

——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纺织业部门男工与女工人数构成比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机器的广泛使用”得益于什么动力机械的发明和改良?

材料二1891年,白宫装上电灯时,哈里森总统一家因担心触电而不敢触摸开关,芝加哥也曾因电线绝缘较差引起过几次火警。不过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不仅因为工业产品真像广告上说的那么好使,还因为新发明的背后有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推动。

——摘编自[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

(2)根据材料二,“新比旧好的观念还是很快传播开来”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电灯的发明者是谁?

材料三1960年,日本政府推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计划实施中,通过积极采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到1970年,日本人均个人收入年增长率实现了翻番。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消费比重加大。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电脑”与计算机网络连接成国际互联网,从而推动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科技的进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