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南京市联合体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具备下图所示生产工具和房屋的原始居民,最有可能是

①半坡原始居民

②河姆渡原始居民

③使用磨制石器

④种植水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著名学者王懿荣在买回来的药材里,发现龟甲和兽骨上有许多刻画的符号,经研究原来是一种象形、表意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主要使用于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

D. 秦朝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朝以后知识分子实现仕途的主要途径是

A. 参加科举考试

B. 等待地方举荐

C. 投笔从戎戍边

D. 投作官员幕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下对元朝中书省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 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

C. 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 元朝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走进近代屈辱历史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引文中的“它”是指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人物中,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来颂扬十月革命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8年是井冈山会师多少周年

A. 60周年

B. 70周年

C. 80周年

D. 90周年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某战役是“解放战争中震撼世界的三大决战之一……最主要是和平解放了北京,使北京一大批文物建筑幸免于难……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意义重大”。这次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诞生象形文字与金字塔两大文明成果的地区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②处应填写的是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廷帝国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作品属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的是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俄底浦斯王》

D. 《哈姆雷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突出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法律文件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国《人权宣言》

D. 法国《拿破仑法典》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是对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C. 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学习“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等内容后,某同学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其中之一就是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民主法制是社会进步的保障

C.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D.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毛泽东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由于十月革命

A. 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实行新经济政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以下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B. 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调整和巩固

C. 新政消除了美国再次发生危机的可能

D. 新政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下表是西欧四国部分年份GDP估计值(百万1990年国际元),导致这几国经济数据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年份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比利时

1951年

234074

289679

177272

49874

1967年

501799

717610

445232

86695

1989年

1000286

1302212

906053

166396

 

 

——数据来源于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 欧盟市场不断扩大

B. “新经济”得到推广

C. 欧元的发行与流通

D.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下列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实力增强

③杜鲁门主义出台

④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毕加索用画笔创作了一幅谴责德国法西斯暴行的作品,这幅作品是

A. 《最后的晚餐》

B. 《战争与和平》

C. 《记忆的永恒》

D. 《格尔尼卡》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的问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

比例(%)

1957年农轻重

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四1978~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该事件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分析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3)据材料三表格,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实行了哪一举措?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1978~201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什么发展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上确立的什么政策的实施?

(5)综上所述,你从中得出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进入1914年,人类从此开始了大屠杀的年代……德国一心想取代英国国际霸权和海洋王国的位置,如果德国的愿望得逞,国势日衰的英国的地位自然更趋低落。因此,这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霸权争夺战。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霸权争夺战”指的是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写出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

(2)写出材料二中“宣言”的名称。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中“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具有更加多元化”体现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一种趋势?在这种格局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5)综上所述,概括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主要表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