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泰安市2018年历史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锋,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某班学生刘洪作了如下听课笔记,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刘洪的学习课题最有可能是(     )

A. 监察制度的演变    B. 地方制度的演变

C. 丞相制度的演变    D. 行省制度的设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政体还带有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

A. 官僚政治的形成与否

B. 选官制度的形成与否

C.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否

D. 政治结构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增开南京等通商口岸③英国在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④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A. ②③④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

A. 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 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 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国共分裂后,斯大林向中共发来了举行武装暴动的指令,中央政治局遵循共产国际在城市中发动暴动的策略,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材料:表明中共武装暴动相增失败的原因是

A. 中共党内出现了一左倾错误

B. 中国执行共产国际的策略

C. 国民党反动势力强大

D. 中国革命形势错综复杂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加紧侵略华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 “七七事变”—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 台儿庄战役—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中国在遭到外来侵略的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睁开双眼看世界,而一些报刊和书籍就成为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一扇“窗户”。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报刊和书籍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③⑤④①②

B. ⑤③④①②

C. ⑤③①④②

D. ③⑤④②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总书记说的“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的哪件事(  )

A.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对外开放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以下对世界古代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    B.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圣经》

C. 《俄底浦斯王》的作者是盲诗人荷马    D. 阿拉伯人创造发明了阿拉伯数字符号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 制定了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

C. 开始了总统制    D.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

A. 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 形成斯大林模式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下面网络图所缺的①②③分别应是(    )

A. 同盟国、东欧剧变、印度    B. 北约、苏联解体、欧盟

C. 轴心国、世贸组织成立、巴西    D. 欧盟、科索沃战争、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今天的中国经济高度国际化,这与中国与2001年加入下列哪一组织关系密切

A.     B.

C.     D.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政权建设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古今中外莫不重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那闪光的大旗面前,大清龙旗显得那么古旧;在近代资产阶级议会面前,军机处已显得那么落伍。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古代雅典在谁当政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与雅典相比,秦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所宣传的共同思想观点是什么?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通过哪一革命实践试图建立这样的国家?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至为完美的国家"不能实现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4)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倡“法治”?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举措体现了材料四作者的观点?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思想文化的新旧更替,展示了人类社会的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9世纪的革命者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试图通过建立于一个能够代表民众利益和需求的政府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法国革命者废除了君主政体,重新构建了社会秩序。……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将法国置于军事统治之下,使革命理念得以在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播开来。

——《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大国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大革命爆发了,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拿破仑为了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颁布了什么法令?

(2)材料二中的“岛国”指哪个国家?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该国通过哪场改革“摆脱西方大国的侵凌”?“一战”后,哪个会议使该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被削弱?

(3)材料三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在哪一年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人最终选择了什么西方思想?中共“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经济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1870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俾斯麦)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30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材料三: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十八世纪初以后的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生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期,1861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第三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材料四: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材料五: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用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改革必然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奶酪”。商鞅变法中最直接触动旧贵族“奶酪”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日本大胜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请说明理由。

(4)材料四中罗斯福为应对危机而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它的主要特征和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是从哪一重大会议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请举例说明“特色”之处(至少两例)。

(6)上述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技术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方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二   瓦特和他改进的蒸汽机(模型)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一览表

    材料四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屠呦呦带领研发团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研制出的抗癌新药青蒿素已挽救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们”指什么?

(2)分析材料二所示的发明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3)材料三中的“发现与发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哪一领域的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不同时代技术革命的共同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