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章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安徽省某县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上升趋势。出现这种去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农业合作化的推行

C. 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         B. 私营企业       C. 外资企业         D. 乡镇企业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    

A. 户籍改革        B. 加强城市建设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国有企业的改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最早开始的地方是(  

A. 安徽凤阳        B. 河南郑州       C. 深圳特区       D. 珠海特区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则广告的出现(   

A. 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解决了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C. 开始了国企改革的探索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到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A. 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 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 农民反对“大包干”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土地政策进行调整。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体现了农民在经营方式上改为分户承包、自负盈亏(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生产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一五”计划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C. “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D. 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包产到户”相关的是(   

A. 经济特区      B. 民族区域自治     C. 改革开放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发展多种经营方式      B. 实行政企分开     C.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D. 实行平均分配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回答问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人 口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

配收入

还贷款

交售粮食

1976年

19户

110多人

35000斤

230斤

32元

──

──

1979年

20户

115人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800元

30000斤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家老铺”是中国清朝康熙八年(1669年)创建的一家药店,北京解放前夕经营状况十分危急,只能勉强度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作为民族工商业代表的乐家老铺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进行了改造,这一改造使乐家老铺获得了新生,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企业面貌大大改观。

材料二  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成就显著。1992年以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分制,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迈进。   

(1)材料一中的“这一改造”是指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是何时进行的?   

(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992年,我国确立了什么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材料一:2016年9月3日至13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首次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首次参加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次充满希望和面向未来的历史性访问。访问实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全面战略升级,推动了上合组织框架下安全合作与务实合作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多边舞台传递出中国经济鲜明的政策信号,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再次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的信心与智慧。

材料二: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从当今世界的主题角度谈谈习近平主席的出访有何历史意义?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一种什么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本世纪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是什么?   

(4)“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历史性决策?“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