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017部编版)单元检测试卷: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共党史上曾多次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农村转回到城市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在哪次会议上

A. 中共七大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遵义会议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某地农村的春联习俗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找到了以下春联,请你帮助判断以下这些春联出现先后顺序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④毛主席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广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改革管理体制

B. 增加企业活力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改革分配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如图是《光明日报》社论,它掀起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

A. 学术争鸣

B. 社会热点大辩论

C. 思想解放运动

D. 工作经验的总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的“对外开放”是被迫的。近代史上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 南京    B. 厦门    C. 深圳    D. 重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如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如图是出版于1985年9月的《时代》周刊封面资料。下面对《时代》周刊标题的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①该观点较为客观

②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③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歪曲

④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进行变革。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是

A. 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 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

A. 四项基本原则    B. 经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自力更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对县、市级领导干部进行“三讲”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了

A.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 发展才是硬道理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象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C.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

A. 共产党的领导

B. 社会主义道路

C.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 四项基本原则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发展进步离不开杰出人物的领导。引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主要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C. 提出要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历史冤案平反

D. 形成以华国锋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最先践行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___________省,最大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___________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____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何时(年月)召开的?

(2)材料中所说“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你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一内容体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怎样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指的是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改革制度?

(2)根据材料指出在实行这一制度后,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首先保证的是哪一方面的利益?

(3)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所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材料三思想的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摸着石头过河”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4)请写出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后来哪一开发区的设立弥补了材料三中邓小平的遗憾?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是一定时期社会风貌的反映。

阅读下列歌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美国野心狼的司令员是谁?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社会主义好》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在哪一年、什么事件?党的哪次会议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中“春天”的寓意是什么?这个“春天”的到来与哪次会议有关?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21世纪),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4)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有人这样断言:“21世纪始于I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经济学家华而诚

(1)阅读材料一,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一页”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吊起来”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请问是什么道路?

(2)阅读材料二,1978年发生了什么事件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它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经济上做出了什么重大转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