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北省涿州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  )

A. 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    B. 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

A. 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 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 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 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 《四洲志》    B. 三民主义

C. 《海国图志》    D. 《天朝田亩制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B. 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 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D.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 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 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 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    D. 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B.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C.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突出反映了(  )

A. 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

B. 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

C. 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

D. 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兴中会    B. 光复会    C. 华兴会    D. 中国同盟会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小明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要求学习西方 ②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③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④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自强求富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毛泽东思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武汉市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让我们联想到(  

A. 安庆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武昌起义

D. 广西起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了诸多冲突。下列不属于此类冲突的是(  )

A. 宋教仁案    B. 二次革命    C. 清帝退位    D. 护国战争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2017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4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

A. 辛亥革命的成果    B. 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C. 维新变法的成果    D. 国共合作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 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 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的是

A. 《庶民的胜利》    B. 《敬告青年》    C. 《狂人日记》    D. 《孔子与宪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 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C.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参加井冈山会师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民主、科学; 变法维新;民主共和 自强求富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洋务运动    D. 西安事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中华民国的成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 民主集中的组织与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制度变革】材料二: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思想解放】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新的征程】材料五: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图一回答,上海是在什么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运动?以此事件为开始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3)图三反映的是事件发生在巴黎和会后,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在图三所示历史事件影响下,结合图四回答,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列举一个参加的代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