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八年级上期末复习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虎门条约》    B. 《望厦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南京条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D. 割占台湾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使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军事上全盛时期的事件是

A. 金田起义    B. 北伐和西征    C. 天京事变    D. 定都天京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黄海战役    B. 平壤战役    C. 威海卫战役    D. 辽东战役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于八国联军对华采取的战争行动,英国外交大臣说:“不是为了改变慈禧太后政权。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外因生命和财产”。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 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    B.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 得到更多的赔款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华兴会    D. 光复会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人在聊天。张三说:我听说戊戌政变中有人流血了。李四说:我参加过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王五说:我表哥家从东交民巷搬出来了。赵六说:我弟弟参加过武昌起义。想一想,你认为谁的话不符合史实

A. 张三    B. 李四    C. 王五    D. 赵六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短暂的春天”,这个“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戊戌变法期间    D. 洋务运动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B.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C.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 袁世凯复辟帝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改变了不良社会习俗的是

①男子剪掉辫子,蓄短发 ②革除“大人”“老爷”的称呼,改为“先生”③劝禁女子缠足④废止跪拜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挽救了民族危亡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

A. 近代化起步    B.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中国开始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D. 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 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它使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 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

①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②北伐军将士英勇善战③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⑤工农革命运动的推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 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 北上抗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局部抗战阶段    B. 全面抗战阶段

C. 局部反攻阶段    D. 全面反攻阶段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一事件标志着

A. 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    B.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C.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拼死抵抗,消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重大胜利。此战役的指挥者是

A. 蒋介石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彭德怀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

A. 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

B. 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C. 大会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D. 大会选举了以周恩来为主席的中央领导机关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七律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 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D. 商讨新中国事宜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申报》    D. 《新青年》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开阡陌”——严复。“此事”指

A. 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 《申报》在上海创刊

C.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 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文艺作品能折射出时代的印迹,下列作品反映同一历史题材的最佳选项是

①《黄河大合唱》 ②《义勇军进行曲》 ③《狂人日记》 ④《愚公移山》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 《黄河大合唱》    B. 《义勇军进行曲》    C. 《春天的故事》    D. 《我的中国心》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仔细观看下面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图一、图二、图三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先锋是______ ,后来成为运动主力的是_________。

(2)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表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图四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_______(城市)。诞生于_________年。

(4)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5)图四会议上选举的中央局书记是谁?会议确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6)与图四相关的是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件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材料二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材料三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说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有何积极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