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泰安市2018年春人教版部编版七下历史期中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加强水利灌溉

C.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 为了对高丽战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巾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与下图历史事件事件相符的是(  )

A. 发生在开元末年

B. 主要领导人是朱温

C. 攻占长安,建立政权

D. 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西夏的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边的示意图反映了(      )

A. 东晋与前秦对峙    B. 南宋与金对峙

C. 北宋与辽国对峙    D. 南宋与元对峙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以下是我国经济重心变化示意图,与这三幅图相对应的大致时期依次是(  )

 

A. 宋朝、唐朝中后期、魏晋时期    B. 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宋朝

C. 魏晋时期、宋朝、唐朝中后期    D. 宋朝、魏晋时期、唐朝中后期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下图)是(    )

A. 孔尚任    B. 王实甫    C. 关汉卿    D. 汤显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宋代瓦舍内表演丰富多彩

B. 宋代城市中风行蹴鞠之戏

C. 宋代乡村生活不断得改善

D. 宋代统治者生活柔靡景象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并列,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史学巨著指的是

A. 《资治通鉴》

B. 《史记》

C. 《左传》

D. 《汉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凤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由于宰相多是进士出身,时以应考进士科最为人崇幕,报考人数最多。科举考试允许普遍人报考,为庶族中小地主,乃至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路。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宋代科举考试增设词科,“词”受到普遍重视,文学发展焕然一新。科举考试录取者大幅增加,读书风气日盛。《三字经》《百家姓》等成为宋朝幼儿启蒙读物,文明高度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何时?

(2)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的作用?唐朝是如何完善科举制的?

(3)联系材料三,谈谈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今天应如何实现人才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唐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之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唐朝一代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分不开的,观察下列唐朝皇帝的画像,完成问题:

(1)请你根据图片,写出三位皇帝的名字。

(2)请你分别列举出这三位皇帝为唐朝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最少一点)

(3)这三位皇帝你最敬佩哪一位?请你说明敬佩的理由。

(4)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材料解析: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摘自《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地方包括西藏、澎湖和琉球实行管辖。这样,全国各地区都在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

(1) 材料一中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3)元朝是怎样对西藏、澎湖列岛和琉球进行管辖的?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统一对各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