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有(    )

①确定了国旗、代国歌和国徽 ②通过了“共同纲领” 

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B.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 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D. 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题文)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  )

A. 侵略与反抗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近代化的探索    D.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D.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

A. 全境解放    B. 社会主义    C. 国家富强    D. 民族独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当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之时,意味着:睡狮已醒。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这里的“新”包括(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 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 ③国际地位的变化 ④国家性质的变化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  赖监桥(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

刘宴群(1927-1950)  徐承钦(1928-1951)  邱慈荣(1923-1952)

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刘房添(1919-1951)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段话中的 “敌人”是指(    )

A. 美军    B. 日军    C. 八国联军    D. 英法联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当时率领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

A. 朱德    B. 彭德怀

C. 林彪    D. 毛泽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 和平卫士    B. 最可爱的人    C. 党的好战士    D. 钢铁卫士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表明这场战斗(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上甘岭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烈火烧灼的剧痛,坚持在原地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从而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罗盛教                  D.毛岸英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的背景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发出一系列惠农“红包”,将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

A. 减租减息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免除农业税

D. 变土地私有为公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 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列对我国1950-1952 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 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D.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 工业化的起步    B. 巩固政权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

材料二

(2)请你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这幅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一步。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

(4)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土地改革的依据及有什么历史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