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李自成

D. 康熙帝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话中“贵国”指的是:(   )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假如台湾府的长官要向其直属上级请示一项重大决策,那么,批复的机关应为

A. 台湾省

B. 福建省

C. 军机处

D. 皇帝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皇太极一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B. 顺治帝一迁都北京

C. 雍正帝一设军机处

D. 乾降帝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伊犁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以下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这一地区是

①由宣政院管理    ②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 新疆    B. 西藏    C. 台湾    D. 南海诸岛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据媒体报道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于 5 月 21 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了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举行的祈愿法会。清朝册封班禅封 号的是(  )

A. 皇太极    B. 顺治帝    C. 康熙帝    D. 乾隆帝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清朝时,蒙古族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叛乱。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的清朝皇帝是

A. 顺治皇帝    B. 康熙皇帝    C. 雍正皇帝    D. 乾隆皇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政策中,属于清朝乾隆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A. 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B. 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 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下面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A. 珠江流域

B. 广东省

C. 海南岛

D. 西沙、南沙等南海诸岛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二: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职掌全国的佛教和藏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

材料三: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又册封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四: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将清朝疆域四至写下来。

(2)材料二的内容是哪个朝代对西藏进行管理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清朝为加强管理西藏,确立了什么制度。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我国哪位民族英雄致外国侵略者的信函?台湾归顺清朝后,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6年,菲律宾抛出“南海仲裁案”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清政府设置管辖台湾的机构隶属哪个省?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