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现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考察团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B.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C. 雅典民主制实质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D.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A.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 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 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 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B.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C. 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D.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机器轰鸣,火车飞驰        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④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通过国家大力兴建铁路、发展国家的邮政和电讯事业,建立官营企业;此外,还通过明治政府力量,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这 样,日本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近代化。这些表明日本

A. 利用国家力量实现近代化    B. 利用民间资本实现近代化

C. 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    D. 利用外国资本实现近代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 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 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农业产量

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

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贯的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都已经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支持。”丘吉尔所说的“眼前展现的情景”是(        )

A. 苏德战争爆发    B. 决战斯大林格勒

C. 诺曼底登陆    D. 苏联红军进攻柏林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 五六十年代罗斯福实行新政推动经济发展

C. 1970年代中期增长率最低

D. 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此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巴黎公社革命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10年5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了多次轰炸,造成 约20人受伤,一些建筑物在轰炸中被摧毁。有人认为此举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个重大打击。请你判断,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  )

A. 宗教纷争    B. 水资源分配    C. 领土争端    D. 巴以冲突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B. 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打击了美国殖民者

C. 在纳赛尔领导下埃及赢得独立

D. 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17年5月14日--15日,来自世界29个国家的元首和130多个国家的政要,在北京参加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当今世界(   )

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经济区域化趋势    D. 贸易保护主义趋势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2015年,美军全力部署“重返亚太战略”,两艘美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农•文森”号现身中国南海海域,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这表明(   

A. 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C. 中东地区出现动荡

D.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C919中型客机首飞,天舟一号升空,国产航母下水,可燃冰开采成功,一项项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网友盛赞“厉害了我的国”。其中,被称为“快递小哥”的天舟一号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角度看属于(   

A. 原子能技术

B. 电子计算机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航天技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2017年广东深圳卷)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递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互通)

材料一:图1、图2

(相学相鉴)

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群策群力)

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共建共享)

材料四: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变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问题一:

①材料一中,图1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②图2是哪一次工业(科技) 革命的成果?

③这一次工业(科技)革命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次发展趋势。

问题二:

①试列举出一位材料二中提到的“启蒙思想家”。

②“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在20世纪初掀起哪一思想解放运动?

③指出材料二和图3反映的价值理念有哪些相通点?

问题三:

①写出材料三中“宣言”的名称。

②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

③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宣言签署国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问题四:

①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②“中国方案”体现了我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

③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一个,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要道,就是著名“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远洋航海活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请写出这场航海活动的名称。

材料三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4)围绕丝路精神的核心并结合所学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神曲》的作者是谁?诗中表现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材料二

到18世纪时,法国把启蒙运动推向高峰,在法国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的影响最大,他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启蒙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摘自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主要主张及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的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向腐朽的封建思想展开斗争,并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什么?并根据材料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4)上述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结合以下材料,探究如下问题.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请按顺序写出图①中的火车和图②中的飞机分别是谁发明的?

(2)请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的名称.A时代:______B时代:______

(3)图③反映的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4)材料二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他的哪一理论的提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5)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1964年10月,我国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事件是什么?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6)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很多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历史发展的慢慢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

——腾讯网

(1)“一带一路”的倡议源于我国古代哪条著名的商道?这条商道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最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2)材料二中的横线上应填写的发明是什么?它传入欧洲后,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技术保障?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3)中国人在认识到“机器上”和“文化上”不足后,分别兴起了什么探索活动?

(4)“建设‘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更是沿线各国人民的福音。”综合以上思考,你认为沿线各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一带一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