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黑龙江省大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周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汉阳铁厂

C. 轮船招商局    D. 湖北织布官局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在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

A. 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建立了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 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 新文化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洋务运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被维新派寄予希望的支持者后来却背叛了维新派,这个“支持者”是

A. 袁世凯    B. 光绪帝

C. 谭嗣同    D. 慈禧太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康有为曾三次上书哪位皇帝,请求变法

A. 道光皇帝    B. 光绪皇帝

C. 咸丰皇帝    D. 同治皇帝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③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④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的任务是

A. 反帝反封建    B. 反帝爱国    C. 反封建反侵略    D. 资产阶级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人物中,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

A. 袁世凯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康有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胡适    D. 李大钊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了攻击封建礼教,批判封建儒家思想,提出了哪一口号

A. 师夷长技    B. 打倒孔家店

C. 振兴中华    D. 文学革命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 自由思想    B. 平等思想    C. 互助思想    D. 博爱思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对中国造成最严重危害的不乎等条约之一。前者内容与后者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允许列强在中国

A. 割占土地    B. 索取赔款

C. 开埠通商    D. 开办工厂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C. 戊戌变法从开始至失败历时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D. 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历史课上,老师介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从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他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李鸿章——洋务运动    B. 康有为——戊戌变法

C. 孙中山——辛亥革命    D. 梁启超——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标志着中国进入近代史和近代化阶段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 虎门销烟、戊戌变法    B. 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 虎门销烟、洋务运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

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 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建立了中华民国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暑假要去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A. 南京    B. 上海    C. 北京    D. 武昌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指的是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维新变法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治皇帝准其上奏后,左宗棠创办了

A. 江南制造总局    B. 福州船政局

C. 轮船招商局    D. 京师大学堂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A. 魏源    B. 严复

C. 鲁迅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虎门销烟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被称为“万园之园”,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断壁残垣,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是

A. 英美联军    B. 英俄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内容应该是:

A. 清政府镇压葛尔丹叛乱    B.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

C. 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D.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

A. 割让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 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获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利

D. 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两次战争

A. 都是因为鸦片输入引起的

B. 都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C. 英国都是主要的侵略国家

D. 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十九世纪末期,有人在北京城门上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其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场战争中失败:(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不利的条款是

A. 赔款2亿两白银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开放沙市、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

D. 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是在下列哪一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被康有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他译述的宣传西方进化论观点和社会进步理论的著作是

A. 《天演论》    B. 《四洲志》    C. 《海国图志》    D. 《新青年》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

A. 看电影    B. 听京剧

C. 赏花灯    D. 看皮影戏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A. 秦——明    B. 隋——清    C. 唐——明    D. 宋——明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 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 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 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中,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号召人们推翻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吃人”社会的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D. 胡适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下列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①《新青年》杂志的创刊     ②《申报》杂志的创刊

③商务印书馆成立           ④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挽救了民族危亡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过程,以下各项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列强对中国开始资本输出②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③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斗争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秀全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A. 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 青春火炬,热血救国

C.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 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资失败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期间,镇压学生运动的政府是

A. 清政府    B. 以袁世凯为首的国民政府

C. 北洋军阀政府    D.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详细信息
47. 难度:中等

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A. 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B. 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详细信息
48. 难度:中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是董必武重访嘉兴南湖后所写的诗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南昌起义

B. 遵义会议召开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秋收起义

 

详细信息
49. 难度:中等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请你根据提示判断,此人应该是

A. 鲁迅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详细信息
50.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主要表现在(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定的领导者和正确的方向

②改变了近代以来革命屡败的局面

③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成为革命的主力

④中国革命有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指的是

A.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 京师大学堂

C.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汉口分校

D. 北京大学

 

详细信息
52. 难度:中等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南昌起义时期    D. 抗日战争时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