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大悟书生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581年    B. 589年    C. 605年    D. 618年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使南北重新统一         B.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 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  )

A. “开元盛世”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黄巢起义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这次起义( )

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 平定了安史之乱    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的是(  )

A. 十国是指南方地区的九个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

B. 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

C. 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

D.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分立,阻碍了国家的统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藩镇割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正式创立是在(   )

A. 隋文帝时    B. 隋炀帝时    C. 武则天时    D. 唐玄宗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 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 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 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    ③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 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 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李处权在《士贵要予赋水轮因广之幸率介卿同作兼呈郭宰》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 耧车    B. 筒车    C. 水排    D. 曲辕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什么关系?他为处理这一关系采取了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

(3)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上两个短命王朝:秦和隋,请分析其灭亡的原因(3)、不同之处(4)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