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1971年召开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     )

A. 25届    B. 26届    C. 27届    D. 28届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某位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A. 人民公社化    B. 农业合作化    C. 土地改革    D. “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如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到2010年感动中国的“雷锋传人”郭明义,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有

①艰苦奋斗精神

②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

③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贵港市某中学八年级(2)班学生准备出一期黑板报。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由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D.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毛泽东主席说:“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利比亚战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C. 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列举出如下大事,请你为它选择一个最为准确、全面的主题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B. 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春天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C. 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一、图二、图三是八年级某老师准备的课堂教具,结合图片判断该老师讲课的知识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三大改造”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干不干,三餐饭”,“做多做少一样”,甚至出现了“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的现象。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运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这份《人民日报》出自20世纪70年代,你一定能确定它是(   )年出版的

A. 1971    B. 1972    C. 1973    D. 1974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题文)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今年(2012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4周年,以下选项对中日关系的判断有误的是

A. 这表明,今年是中日正式建交34周年

B. 中国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表明中日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

C. 现在,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D. 中日关系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慎重处理,不使这些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发展大局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太惨烈了。敌人有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而志愿军战士只能靠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老兵说:“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去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抗美援朝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三大战役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部署,分别是

A.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高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开始在国际上发声。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外交方面)?说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方面的三项重大成就。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让我们走进历史,从以下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下图中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对农民有何意义?

(2)根据上下图,到1956年底,国家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

(3)下图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4)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

                                            ——习近平在美国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又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有哪些?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1949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至少两项)?

(2)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个事件有哪些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