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③国家统一                        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四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六年,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的运道基础上开凿江南河。该工程对巩固我国的统一,发展南北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文中隋炀帝兴修的水利工程是(  )

A. 大运河    B. 都江堰    C. 灵渠    D. 白渠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下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  )

A. 新疆    B. 云南    C. 台湾    D. 西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交子的出现    B. 热闹的瓦子

C. 景德镇的兴起    D.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xié)颃(háng)(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 扩大六部权力

B. 改革丞相制度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加强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   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 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 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C. 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 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A. 开设工厂    B. 割占土地    C. 增辟通商口岸    D. 获得赔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语,如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洪荒之力”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与它紧密相关的流行语是(  )

A. 民主共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维新变法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7年山东菏泽卷)下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

A.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  )

A. 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 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 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以下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

A. 五四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土地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D.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3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法律性质的文献,其中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在本国正式确立的是(  )

①英国《权利法案》②美国《独立宣言》③美国《1787年宪法》④法国《人权宣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科技改变了社会,催生了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B. 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C. 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网络管理员﹣飞行员

D. 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苏联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如下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 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C.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

①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②都由大国所控制 ③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  ④都因大战而解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

    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纵观中国历史,清朝前期是封建社会的又一次太平盛世;横看世界历史,清朝前期又是一个不完美的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清兵入关的同时,英国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在国王征税的权力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议会民军在克伦威尔领导下,击败了皇家军队,而且以议会审判,判决将国王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英国的这次革命,开启了新的国家体制。

﹣﹣许倬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二:它的设立与雍正初清廷向西北用兵有密切关系……它所承办的均为军国大政,且有人事咨询权……但是,它又只起承旨、草诏、代发的作用,类似皇帝的秘书班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这方面的伟人有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早期阶段最杰出的人物是牛顿……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整个思想和知识领域,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四:清朝前期编纂了一批类书、政书、字典、律例、军事方略、诗文汇集……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凡是不利于清朝的,或是触犯了他们的忌讳的,都要加以删除和窜改,或是大量地进行销毁,甚至连宋代的书写到抗金的,明代的书写到抗元的,也遭到同样的厄运。

﹣﹣孔立编《中国历史小丛书》

材料五:康、雍之世,政治还算清明,财政亦颇有余蓄。到乾隆时,虽然政治业已腐败,社会的元气,亦已暗中凋耗了,然表面上却还维持着一个盛况……清朝的衰机,可说是起于乾隆之世的。

﹣﹣吕思勉著《吕著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英国的这次革命”爆发于哪一年?“新的国家体制”开始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进步发生在16,17世纪”的根本原因及“这一进步”产生的影响。

(4)如何评价材料四中清朝前期统治者的“编纂”行为?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富是民之本,强乃国之基。民族复兴,富强繁荣,始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但因为企业受到清王朝及官僚的控制,其生产规模、利润分割要听命于清王朝,带上了浓厚的封建性。企业能否发展,与封建势力的控制往往成反比。

——赵德馨著《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人们殷殷向往、已在招手的建设机会很快丧失了,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个中缘由,过去只强调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帝国主义没有支持南京临时政府,这是事实。但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封建政治势力的破坏,革命党人非但没有能力制约封建军阀,反而一步步受到封建军阀的制约。胜利的辛亥革命推动了实业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又窒息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的增长量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派为什么要“求富”?概括指出“求富”路上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一个“求富”企业。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的原因。

(3)对比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的原因。举出一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工业成就。

(4)材料四中,“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是谁?中国的“发展模式”指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