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来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甘英到达波斯湾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唐朝时,你如果生活在汉族比较集中的伊州、西州和庭州地区,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州、县的长官由唐政府任命

B.州、县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C.政治、经济、军事与内地一体化

D.内政自主,政府不向羁縻府、州征收赋税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沙俄加紧对新疆侵略,通过军事威胁外交讹诈等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

中俄《瑷珲条约》中俄《伊塔通商章程》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2017年11月,在自治区博物馆展出了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有关新疆历史的一批珍贵文物。参观展览的某中学4位同学对清朝的文物很感兴趣,他们4人根据所学知识,对清朝平定叛乱、抗击侵略的历史事件各自进行了排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驱逐阿古柏侵略者

②平定噶尔丹叛乱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世纪60年代,一位俄罗斯商人在新疆犯法后不受中国法律制裁,而是移交俄罗斯专管贸易的官员查办。历史上使这种严重损害中国司法主权的行为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中俄伊犁条约》

B.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C. 《中俄伊塔通商章程》

D. 《中俄北京条约》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抗日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硝烟散尽,回望历史,抗战精神将化为永恒,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B.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C. 民族的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抗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D. 14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下列建设成就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有

①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②建成大庆油田

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④三条铁路修到“世界屋脊”

⑤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⑦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③⑤⑦

D. ①②③④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个军种“火箭军”改自于先前的“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成立于

A. 解放战争时期

B. 新中国成立初期

C. 20世纪60年代

D. 改革开放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下列图片中,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①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

④亚太经合组织上海会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以加强亚洲和欧洲的经济交流,以下选项和这一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A. 马可·波罗来华

B. 亚历山大东征

C. 拿破仑对外战争

D. 日本大化改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

C. 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

D. 1836—1848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近代以来欧洲有三次统一的尝试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国主导,结果失败;第二次是德国主导,也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法德和解促成统一”是指

A.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C.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侵略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联合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热映电影《红海行动》故事取材于2015年也门撤侨。也门内战是动荡的中东地区的一个缩影。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 印巴冲突

B. 耶路撒冷归属权

C. 巴以冲突

D.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对水源的争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美苏冷战期间,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 “热战”此起彼伏。以下事件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

A. 科索沃战争爆发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攻克柏林    D. 朝鲜战争爆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加强海防,维护海洋权益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识读以下四幅图,探究相关问题。

(1)图一反映的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二反映的是中国哪次探索中的产物?图2与图1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关系?

(3)图三反映的是日本在近代遭到了哪个国家的入侵?图中黑船的动力机械是什么?19世纪末,崛起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次侵略战争?

(4)图四反映的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取得的国防科技成就?我国海军在何时不断补充新型舰艇,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将海洋高技术列为重要领域的是哪项高科技发展计划?

(5)旧中国有海无防,新中国敢于亮剑保卫海疆。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本大题内容,谈谈给你的启示。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科技进步、文化交流、政治互信、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下,人类社会递渐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互通】

(1)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工业(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 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哪一发展趋势?

材料二【相学相鉴】

伏尔泰等思想家……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2)三权分立原则出自材料二中提到的哪位“启蒙思想家”?“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推动中国在20世纪初掀起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指出材料二中文字和图片反映的价值理念有什么相通点?

材料三【群策群力】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材

(3)写出材料三中“三国同盟成员国”中的亚洲国家的名称。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性意义?之后的哪次重要会议既协调了各国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又成为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

材料四【共建共享】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变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材料四中,人类社会的“大变革大调整”,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中国方案”体现了我国的什么外交政策?从材料中“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国际社会要作出努力的五个方面任选一个,谈谈你对“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议。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转折,表示某个事物的转变,变化。强调变化后的状态。在初中课本中有多处提到“转折”一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最能体现这次改革性质的措施是什么?

(2)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什么转折使其最终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是什么?

(3)国共两次分裂时期,哪两次转折使中国共产党改变了被动的局面走向胜利?中华民族又是在何时开始从衰败走向振兴?

(4)新中国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哪次会议?为它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什么事件?这次转折后中国找到了一条怎么样的建设道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