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8年春人教版部编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     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加强水利灌溉

C. 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 为了对高丽战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

①司母戊鼎    ②曲辕犁  

③筒车             ④地动仪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这些史实得出的结论中(  ) 

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

A. ①②正确③错误    B. ①正确②③错误    C. ①③正确②错误    D. ①③错误②正确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题文)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

A.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 日本遣唐使来华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促使唐朝形势急转直下的是

A. 黄巾起义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 宦官专权    C. 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与下图历史事件事件相符的是(  )

A. 发生在开元末年

B. 主要领导人是朱温

C. 攻占长安,建立政权

D. 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区在(    )

A. 长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 淮河流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一所示是中国古代哪一大型工程?它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2)请你仔细观察材料一的示意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内容。

两端:A______    B______

四段:C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

(3)2014年,该工程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大运河的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历史人物是唐太宗,他叫______,历史上称他统治时期为“_____”。

(2)图2中的历史人物是谁?

(3)图3中的历史人物是唐玄宗,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革除积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请列举他改革的主要内容。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探究二经济篇

(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如图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探究四.感悟篇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5)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6)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例相处融洽的君臣。

(7)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8)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是谁?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9)结合本主题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