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隐除徭役

C.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歌词:“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本歌词反映的国计掌握在谁的手中(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朱元璋    D. 忽必烈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亨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如果问创作“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胸怀间”诗句的作者是谁,你的回答应该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统国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里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成为屮国的“商业革命”主要是基于

A. 江兩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屮心

B. 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C. 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里要的粮仓

D. 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的纸币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宋代民间流传着“苏湖热,天下足”的谬语,《宋史》也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记载,出现该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B. 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某班学生刘洪作了如下听课笔记,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刘洪的学习课题最有可能是(     )

A. 监察制度的演变    B. 地方制度的演变

C. 丞相制度的演变    D. 行省制度的设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欧洲人的手。”结合历史知识,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②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③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的科学

④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科技成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已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但是我国的这种关税自主权在近代却一再遭到破坏,涉及的条约有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九年级三班张红平时对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成就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B. 魏源译述的《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

C. 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比欧洲制碱降低成本40%

D. 20世纪40年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抒发了抗日救亡的爱国情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嘁,彰显民族贲撚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 实现了民族独立    B. 改交了社会性质

C. 推翻了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封建帝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你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

D.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这一边。”文中的“军事政变”(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的兵变 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③、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 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人说中国民主革命是“从南京到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北京到北京”这两句话中的后一个“南京”和前一个“北京”分别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 《南京条约》 的签订、五四运动

C. 解放军攻占南京、五四运动    D. 鸦片战争、平津战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894—1913年的发展状况,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企业总数

资本总额(万元)

外轮(万)

洋布进口(万匹)

1894年

约50家

3519

5421

20万

1913年

约550家

120288

3210

10万

 

 

A. 《马关关条约》 签订,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洋务运动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扩张

C. 民   族工业比重日益增加,成为经济主导

D.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歌曲《我生在1978》唱到: “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 偷 着 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它记录了时代的交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影响。歌中唱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②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④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起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楔形文字既有语义符号,又有语音符号。《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这两大文明成果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B.     C.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17年是法国总统选举年,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兴起于

A. 古代埃及    B. 古代雅典    C. 古代罗马    D. 古代印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宗教故事。画中央的“他”收了12名弟子,在遇难前与“他”的12名弟子共进晚餐。这里的“他”是指

A. 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三藏法师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的拱门、拱顶和飞拱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向上延伸的方式,造成一种飞升和高耸入云的视觉效果,教堂正面两个塔楼,屋顶尖塔直插蓝天”。.下列古代建筑符合这些特点的是

A. 麦加清真寺    B. 麦加克尔白神庙    C. 雅典帕特农神庙    D. 巴黎圣母院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主要原因是

A. 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 确立了无产阶级必须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的方针

C. 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张

D. 由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拥有道义和价值观优势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战争中,林肯总统通过哪部法律文献,扭转了战局,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

A. 《独立宣言》    B. 1787年宪法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国家工业复兴法》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6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A.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 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他是叩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智者。当战争爆发后,他呼吁停止战争并带头在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宣言上签字。这位科学家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钱学森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画面,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他是

A. 牛顿    B. 伏尔泰

C. 恩格斯       D. 列夫·托尔斯泰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虽然身躯伟岸是“理想领袖”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现实生活却要复杂得多:罗斯福是“轮椅上的总统”,列宁的身高只有1.64米,而邓小平却只有1.524米。就是这些身材上“矮小”的人,却都以“巨人”的形象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下面哪些叙述符合他们的“巨人形象”?

①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从此苏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

④罗斯福对美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⑤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逐步走向富强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近年来,美军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 签署了《九国公约》    B. 参加了巴黎和会

C. 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D. 加入了国际联盟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有人说:“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材料中的“今天”是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 罗斯福新政时期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有人将法德关系作了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A.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 法德关系的和解    D.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详细信息
37. 难度:中等

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美国的霸权主义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互联网+”是近年大热的概念。它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和颠覆,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最能反映的当前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    B. 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多个领域的革命

C. 新技术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    D. 科学成果不断涌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0. 难度:中等

回顾历史发展进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世界,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形成统一市场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开通于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哪一事件推动了这一路线的开通?这一路线的西端连接的是哪一文明古国?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写出一位为此做出贡献的航海家的名字。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图一和图二,指出英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哪一事件推动的结果?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4)依据图三,概括回答,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四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界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宰;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5)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推动美国崛起的经济因素是什么?“20世纪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宰”的科技原因的核心是什么?

(6)“群雄竞起”的时代在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001年,中国为顺应这一趋势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材料五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面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7)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从1921年到2017年,96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1)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列举革命战争年代能够体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要求的重大战役一例。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2)1936年和1945年发生的国内哪两次重大事件可以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如今世界瞩目、走向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和特点的发展之路,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3)实现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有何重大意义?

(4)民主与法制,是现代社会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哪一历史事件?

(5)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发展之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祖国统一和外交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请各举一例说明。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理的过程中都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理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挫折?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7)为了避免以后建设的失误,从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你认为我党最值得坚持的真理性经验是什么?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观察示意图,用史实和史料培养史感。

(1)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的进行和深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不断调整。资本主义经历了三步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前两个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革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列举两列与资产阶级统治扩大与加强相关联的事件。

所谓“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材料二  有人说,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2)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从内容方面来看,英美法颁布的法律文献的相同点是什么?法国的新政治制度形式确立于何时?

材料三  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在20世纪30年代,“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后来随着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3)美国20世纪30年代“看的见的手”指什么?通过分析二战后美日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指出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群雄竞起反映了大国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科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材料四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4)中国和苏联姓“社”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国在改革开发过程中遭遇的特区姓“社”姓“资”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有何意义?

    所谓“历史归纳”是指能够对比历史事件的异同点,对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总结并运用的能力。

材料四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材料中的“暂时退却”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共同作用?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结合所学,我们应该从中苏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思想解放运动是引领时代发展的脉搏,纵观古今中外思想的精华,其中的“人本”意识、“和谐”意识、“民主”意识等,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运动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在新思想的诞生与传播过程中,杰出的思想家带领新的思想潮流向旧思想开展猛烈的进攻。观察上图,请在ABCDE处任意列举两位与之相关的代表人物。CD处的思想解放和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共同性质是什么?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对近代自然科学影响最大的是什么理论?

(2)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在D区的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请写出和理性主义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并任举一例在其影响下西方发生的重大事件。为顺应理性主义潮流,开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有人将18至19世纪的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此时的欧洲思想家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为防止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相比,思想潮流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分析造成中西方近代化历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社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它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4)材料四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请用一句话概括中国  “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贡献。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