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4课唐朝的对外交化交流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唐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李白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反映了唐朝

A. 科举制度完善

B. 汉藏关系融洽

C. 中外交流活跃

D. 国家由盛转衰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 玄奘西游    B. 鉴真东渡    C. 郑和下西洋    D. 张骞出使西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唐朝时,一位新罗(今朝鲜半岛)人来到中国留学和任官,其《桂苑笔耕集》对研究晚唐扬州时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是()

A鉴真

B.普哈丁

C崔致远

D.刘细君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戚继光抗倭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与看见新科进士感叹“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和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两件事有关的统治者分别是

A. 唐高祖和唐玄宗

B. 唐太宗和武则天

C. 唐太宗和唐玄宗

D. 武则天和唐玄宗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借鉴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文“平假名”的高僧是(  )

A. 空海    B. 鉴真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文物是指历代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质遗存。下面图片体现的主题是

A.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 唐代的对外交往

C. 明朝的建筑成就

D. 清朝的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史实能够反映唐朝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鉴真东渡

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华

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有位杰出的使者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列选项中描述的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鉴真东渡    B. 赤壁之战    C. 玄奘西行    D. 开凿大运河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请问下图中人物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

A. 出使西域,沟通丝绸之路

B. 西游天竺,研习佛法

C. 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

D. 航海西行,发展海上交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象。以下各项中,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张骞出使西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

A. 抵抗侵略    B. 民族融合    C. 中外交往    D. 开发南洋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如下图所示的钱币最能说明(  )

A.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向日本学习

B. 鉴真东渡对中日交流做出贡献

C. 古代日本深受唐朝文化的影响

D. 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经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同学拟写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流”的历史小论文。下列事例不应入选的是(    )

A. 文成公主入藏    B. 玄奘西行    C. 遣唐使到来    D. 鉴真东渡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筑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是钱文忠教授对我国古代某一历史的评价,钱教授评价的这一历史可以从下列哪部作品中找到蛛丝马迹

A. 《汉书•张骞传》

B. 《徐霞客游记》

C. 《马可•波罗行纪》

D. 《西游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有人称中日文字比较,有“字同义不同,义同字不同”的特点,日本人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是在什么时候?            (    )

A. 汉朝    B. 隋唐    C. 契丹    D. 元朝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最典型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阿拉伯    C. 朝鲜    D. 日本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

——日本学者井上清《日本历史》

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中国的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2008年,“藏独”分子却蓄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奥运圣火的传递,这引起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愤慨。

请回答:

(1)写出图1这位高僧的法号?

(2)图2这位高僧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促进中日友好交往,被日本人民誉为什么?

(3)图3与图4人物在历史上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针对材料二,你有什么认识?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并说出他西行取经的出发地点?

(2)材料一中的他,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1)材料一中的“中华”喻指汉族,“夷狄”喻指少数民族,唐太宗的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2)当时吐蕃哪位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