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跟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有关(    )

A. 唐太宗    B. 宋太祖    C. 宋太宗    D. 明成祖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A. 西周    B.     C. 唐朝    D. 北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中,哪一个政权在北方

A. 后蜀

B. 北汉

C. 南唐

D. 吴越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以下不属于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 各州府设通判

C. 削弱相权    D. 镇压黄巢起义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 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重武轻文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960年,北宋建立,定都于(  )

A. 东京

B. 长安

C. 建康

D. 临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五代时期的政权,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         ②后梁       ③后晋       ④后汉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此后出现了国家分裂、政权并立的(  )

A. 秦汉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五代十国时期

D. 宋元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北宋中央设三大机构,其中掌管政务的机构是(   )

A. 政事堂

B. 枢密院

C. 三司

D. 节度使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北宋在地方上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是(  )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枢密使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北宋宰相赵普认为“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提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的建议。北宋为了“收其精兵”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陈桥兵变    B.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杯酒释兵权    D. 领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为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风范,小龙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宋史本纪——赵匡胤》。他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

A. 宋太祖

B. 宋徽宗

C. 宋钦宗

D. 宋高宗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所设参知政事的目的在于(    )

A. 使调兵与统兵权相互牵制    B. 加强对带兵将士的防范

C. 取消宰相对军事与财政的支配权    D. 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财政大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的中央机构中掌管财政的是(    )

A. 枢密院    B. 三司    C. 中书省    D. 门下省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

A. 极力提高皇权    B. 竭力削弱相权

C. 削弱将帅权力    D. 削弱地方势力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太祖”指何人?

(2)“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3)赵普说的“权”“钱”“兵”分别指的是什么?

(4)太祖接受了赵普的建议,如何“夺其权”的?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太祖”指何人?

(2)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

(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北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2)宋太祖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

(3)为此,宋太祖在军事上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