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同步小测: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 把企业推向市场

D. 所有制变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 )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 国有企业改革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建立经济特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

A. 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 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 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 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表格,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的建立

B. 生产方式的改革

C.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6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会议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 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B. 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C. 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度    D. 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邓小平指出:“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相关政策是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生产合作化

D. 包干到户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完成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

A. 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C.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两幅图片,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1953年)问题是从工业化引起的。工业的发展,城镇和工矿区的发展,种植工业原料作物的农业地区和农户的增加,急剧扩大了对商品粮食的需求量。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太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必须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社为主要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结合所学, 分析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农民的个体私有制” 在哪一年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3)材料三表格中小岗村的统计数字说明了什么?分析小岗村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明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中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三,说明了凤阳发展的什么趋势?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所描述的现象?

(3)历史上凤阳的转变说明了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