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由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是(   )

A. 玉米    B. 甘薯

C. 占城稻    D. 马铃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对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

①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③棉花的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外国人以一个地方的原名“昌南”的发音来代表瓷器和中国,并且此地在宋代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此地是(  )

A. 海南岛    B. 湖州    C. 景德镇    D. 泉州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

①广州  ②泉州   ③杭州  ④明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 秦都咸阳     C.唐都长安    B. 汉都长安      D.宋都开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历史兴趣小组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论据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

①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②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③南宋后期,丝织业在南方兴起,纺织品种类多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随着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 五铢钱    B. 瓦子    C. 交子    D. 会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  )

A. 临安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

B.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C. 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 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宋代城市的哪一景象?说出宋代最大的两个商业城市。

(2)图二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地方?与金属货币相比,它有哪些优点?这种纸币具有怎样的地位?

(3)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的文章

(1)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