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课时练第7课北宋的政治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唐宋元明清,是大家都熟悉的朝代,但是在这种说法中也淹没了一些其他的历史朝代,比如和宋朝并立的辽和西夏。那么在唐朝和宋朝之间也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段时期是(  )

A. 南北朝时期    B. 三国时期    C. 春秋战国    D. 五代十国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赵匡胤

D. 元昊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  )

A. 北宋    B. 南宋    C.     D. 元朝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陈桥驿兵变    B.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唐末农民起义    D.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

A. 实行养兵政策

B.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留财”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 设置通判

C. 设置转运使    D. 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A. 渴望夺回幽蓟地区    B. 崇武抑文

C. 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 重文轻武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人民法院报2016108日文章:宋朝司法中的“情理法不协”及对判例的影响。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 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 开创进士科

C.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 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B. 重视教育

C. 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D. 自己是文人出身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分割宰相职权

D. 改革科举制度【来源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下图所示为《宋朝科举考试图》。

 

(1)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办法?

(2)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3)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