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事(      )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中庆新生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957年底,在工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由此可知当时我国

A. 已经迈进工业国家行例

B.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除经济阶段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已经超额完成各项指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它贯穿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这里的指的是(    )

A. 《共同纲领》    B.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民法通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国家统计局1953-1957年国民经济执行结果公报:“我们现在有了飞机、汽车、新式机床、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等制造业。”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因为(    )

A. 我国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开始实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 实行“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 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图是西藏人民欢庆青藏公路通车的场面,青藏公路修建成功是在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改革开放以后

D. 文革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为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项目_____

中 国

(1950年产量)

印 度

(1950年产量)

美 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6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 图一    B. 图二    C. 图三    D. 图四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宪法    B. 社会主义宪法    C. 旧民主主义宪法    D. 共产主义宪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了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期间的有

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 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 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 地主拱手交地契,农民获得新土地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人说共产党只会打仗,不会搞建设,你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也不怎么样!请根据上述材料予以反驳。

(2)1952年到1956年短短4年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试分析原因至少写出两条。

(3)1956年到197822年间,经济发展状况如何?试分析原因。

(4)1978200120多年间经济发展与1956年到1978年间的速度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哪一运动中的什么现象?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5)从以上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