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王立群教授在谈到李白与苏轼的比较时说,宋代诗人群体的学问胜于唐代,下列各项中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影响最大的是(  )

A. 科举制的创立    B. 印刷术的发展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民族政权的并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题文)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 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 发明了火药

C.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 形成了诗歌创作的繁荣局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毕昇的最大贡献是(  )

A. 改进了造纸术    B. 发明了火药

C. 编写了《梦溪笔谈》    D.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 发明了中国象棋    B. 发明了火药

C.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 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如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指南针的使用,大大推动意大利各商业共和国航海业的发展,气候因素再也不能成航海的障碍,到了13世纪最后后二十五年里,一艘船完全可以绕地中海两次环行,甚至冬季里也能开船。“这说明(  )

A. 新航路的开辟从意大利开始

B. 指南针促进了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C. 指南针由意大利人传人欧洲

D. 指南针不受气候因素干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通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宋代驿站发达

B. 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在宋元时期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C. 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印度、波斯湾及东非海岸等地

D.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 甲正确,乙错误

B. 甲乙都正确

C. 甲错误,乙正确

D. 甲乙都错误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4月24日,“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

——摘编自人民网(2016年4月25日)

材料二 据考证,“华光礁1号”当时是从福建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器,最终在西沙群岛沉没。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专家认为,“华光礁1号”古沉船遗址及出土文物,记载着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人开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先河,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年4月25日)

(1)根据材料写出这艘“商船”原定的航行路线。当时这艘船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

(2)结合图片与相关内容,指出这艘沉船的出土文物主要是什么物品。请写出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之一。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3)材料中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哪个朝代?这条航线的开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你知道它和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吗?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应用在战争上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时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他的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