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初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生活场景有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

③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④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兽皮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A. 分封制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下列措施中对战斗力提升帮助最大的是

A. 废除井田制    B. 废除世袭特权    C. 奖励军功    D. 改户籍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威海市初中乡土教育读本《威海历史》中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今威海市区域属于胶东郡腄县。”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帛书    D. 金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2017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商鞅    B. 张骞    C. 鉴真    D. 郑和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在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孙权

B. 刘备

C. 曹操

D. 曹丕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发生于4世纪后期,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古诗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问南朝时相继出现的四个王朝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  )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颁布推恩令”⑤迁都洛阳。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当代科学家利用巨型电子计算机已计算到小数点后约100万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是  (   )

A. 阿基米德    B. 张衡    C. 祖冲之    D. 宋应星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 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 走向衰落的东汉:张角创立太平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C. 亡于暴君的王朝:夏朝亡于夏桀——商朝亡于商纣——周朝亡于周厉王

D. 天下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 名人》中的第75 位名人的评语是孔子之前对人类思想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75 位名人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庄子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尊为书圣。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

A.     B.

C.     D.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从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西汉、吴、西晋、东晋。( )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东汉时期,______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便利了文化的传播;__________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____________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在思想上、政治上展开激烈的辩论,思想文化呈现繁荣局面,史称“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____东晋画家____代表作《洛神赋图》。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三 ……僇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之上。

请回答:

(1)以上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

(3)“商君”的行为体现了哪家的思想?据材料三回答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

(4)“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