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课件:单元清六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解放农村生产力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中国要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为此,新中国政府实行了(        ) 

①包干到户 ②三大改造 ③“一五”计划 ④国企改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安徽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称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铁人”——雷锋    B. “两弹元勋”——邓稼先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

A. 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    B. 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D.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科教兴国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创新的竞争。”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    )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新长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与下列哪位伟人相关(  )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孙中山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受邀出席“第十四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活动,洪秀柱致辞时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文化、以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

A.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 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C.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  )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 开国大典    B. “求同存异”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万隆会议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这组“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

A. 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B. 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C. 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D. 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为“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袁隆平    D. 邓小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明(  )

A. 人们健康水平在下降    B.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C.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    D. 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综合探究:好的歌曲往往记载了时代气息,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催人奋进的长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谁?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地上流行的歌曲《社会主义好》,歌词为:“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歌曲《社会主义好》流行的历史背景。后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怎样的“严重失误”?

材料三 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电视剧《鸽子哨》的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

(3)材料三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 “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开启了我国农村哪项改革?

材料四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4)材料四中的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 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五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面朝大海中国春暖花开。一个梦用五千年文明的承载,美丽中国世世代代……

——《美丽中国》

(5)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请谈谈你的想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共和国近70年的历史进程中,多次多领域实现了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____A____……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材料二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什么运动的法律依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运动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的“A”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重要里程碑的意义”的理解。

(4)材料四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会议的历史转折性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