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A.

B.

C.

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  )

A. 新民主主义国家    B. 人民民主国家

C. 社会主义国家    D. 民族自治国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题文)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称此次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 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 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 实现中国大陆的统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题文)下图是抗美援朝中的历史片段,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

A.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B.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C. 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D. 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的数据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项目名称

1950年

1952年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地主、富农

14.5

54.8

7.9

8.6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新中国成立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A.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抗美援朝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佟麟阁

④雷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的推动

B. “一五”计划的推行

C.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题文)《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 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三大改造

D. “一五”计划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抗美援朝胜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下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题文)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中的票据见证了

A.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大跃进”开展的盛况

D.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题文)“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 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图。

(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

材料三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见下图)。

(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

(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