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荷泽北师大2016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第第第22课 社会习俗的演变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

A. 洋务运动中

B. 戊戌变法期间

C. 义和团运动中

D. 辛亥革命后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剪辫令的是(   )。

A. 慈禧太后    B. 宣统皇帝

C. 袁世凯    D. 孙中山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如图,该服装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后

A. 洋务运动

B. 百日维新

C. 辛亥革命

D. 抗战胜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中的服饰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

A.清朝前期         B.清朝后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婚姻的六礼之仪,过程烦琐。新式婚礼只需男女双方备好证书,上面填写好双方的姓名、年龄和籍贯,然后在证书上加盖印章即可。这种改变最初出现于

A. 京津地区

B. 沿海地区

C. 通商口岸

D. 广大西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 平等观念    B. 民主观念    C. 自由观念    D. 等级观念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民国初年,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子剪去了长辫子。这个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长辫子太脏,人们的卫生意识增强了

B.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

C. 所有群众踊跃响应民国政府的号召,争相剪辫

D. 广东的天气太热,人们用这种方式避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称:妇女缠足“恶习流传,历千百年,害家凶国,莫此为甚”。该恶习在中国流行甚久,说明在历史上中国妇女

A. 与男子的社会地位平等

B. 思想落后,害家凶国

C. 足不出户,五谷不分

D. 受到了严重的封建束缚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收集整理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过程。李军同学收集到民国政府颁布的《劝剪辫令》和《禁缠足令》,它们最适合归入

A. 科技发展史料汇编

B. 革命战争史料汇编

C. 思想文化史料汇编

D. 社会生活史料汇编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 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C. 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 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32年上海一女仆给北京的男主人通电话,下列通话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是

A. 大人,你什么时候回来?

B. 老爷,你家小姐生病了。

C. 先生,北京学生缠足的很多吧。

D. 先生,太太请你换件中山装。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男女实现了平等

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封建思想的根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材料一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她缠足,用裹脚布使劲勒脚板,把脚骨勒断,变成小小的“三寸金莲”。任凭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长也不罢手。

材料二戌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对缠足这种丑恶的陋习深恶痛绝。他常常感慨地说:“中国一向号称教化之国,圣贤辈出,为什么没人出来禁止缠足呢?”

(1)材料一反映的真的是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那么,为什么孩子疼得哭天喊地,家长也不罢手呢?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感慨在哪一时期被明令禁止?这一时期在社会习俗方面还有哪些变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

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请回

(1)材料一图片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

(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

(3)除材料二涉及之外,近代社会习俗还有什么变化?其原因有哪些?

(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