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萍乡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能够使用并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剩人

D. 半坡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面这组邮票反映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已能够

①种植水稻

②使用青铜农具

③住干栏式房屋

④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

A. 炎黄战蚩尤    B. 黄帝建宫室    C. 舜让位于禹    D. 启继承父位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平王之时,周势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中此段所述“诸侯争霸”出现于我国(   )。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B. 外江用于灌溉,内江用于分洪

C. 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

D. 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

A. “仁者爱人”    B.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兼爱”、“非攻”    D.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秦统一后,货币的标准样式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 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

C. 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D. 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诗句歌颂的是

A. 西汉的建立    B. 刘邦的统治    C. 文景之治    D. 汉武帝大一统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 秦朝    B. 新朝    C. 西汉    D. 东汉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始于

A. 张骞出使西域

B. 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通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以下关于两汉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蔡伦发明了造纸    B.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C. 司马迁写成《史记》    D. 东汉末年出现了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决定东汉末年“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垓下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官渡之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 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 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 《齐民要术》    B. 《大明历》    C. 《兰亭集序》    D. 《水经注》

 

四、判断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传说中的炎帝,名轩辕,与黄帝一起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形声。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它耗竭了西晋国力,此后少数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历史成语故事,来源于淝水之战。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一一《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泰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

一一李白

(1)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3)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指出西周和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

(2)两种制度中哪一种制度更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请从图中提炼出西晋时期的两大特色。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