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仪征市2018届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对此贡献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李冰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这是指秦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    B. 统一货币,统一语言

C. 收缴民间武器,加强教育    D. 统一器具,焚书坑儒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中国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等货物转运欧洲

D.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上仕途的现象”他主要赞扬中国科举制度的(     )

A. 自由性    B. 广泛性    C. 民主性    D. 公正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A. 唐朝的经济繁荣    B. 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

C.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 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 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 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南方人口增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报纸,下列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漫话“焚书坑儒”                        ②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隋炀帝与大运河                        ④明清“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赤壁之战   ②文成公主人藏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造纸术     ②县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中央集权制.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 (  )

①焚书坑儒  ②故宫  ③明长城  ④清文字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四首诗词、对联分别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

A. 郑成功、戚继光、鉴真、玄奘    B. 郑成功、戚继光、玄奘鉴真

C. 鉴真、郑成功、玄奘、戚继光    D. 戚继光、鉴真、玄奘、司马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思想家的思想反映出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趋势(    )

A.对天主教的批判否定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稳定的贸易往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③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即( 

A.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B.反对殖民统治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限制王权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l8世纪60年代    B. 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

C.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机器生产完全取代工场手工业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以比较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亚历山大二世作为著名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 推翻了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帝国,打击了封建势力

C. 废除了农奴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D.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力量”的是

A. 发展近代工业    B. 允许土地买卖

C. 加强中央集权    D. 生活习俗西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 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 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 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 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该材料揭示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过程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伏尔泰    D. 爱因斯坦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1368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的“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时,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第一次崛起时开通的一条东西方交通要道的名称。第二次崛起时“……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身上体现了唐朝对外政策的什么样的特点?第三次崛起时中国强大的力量给一些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的事件是什么?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清朝时期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国家。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落后局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史上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对外政策的轨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课本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材料五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团结是回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请回答:

(1)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元朝时,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版图,当时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理?

(3)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4)清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5)请说出唐朝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材料二 一个农奴的反应: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后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我无法呆在家里,我要到街上走走。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  

﹣﹣摘编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举出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的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2)材料二中的解放宣言颁发于俄国的哪一历史事件中?为什么农奴对这份宣言怀有喜悦的心情?(1分) 这一事件对俄国的崛起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三中日本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用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请根据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崛起过程的特点及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