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江门市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根据片段联想,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现于周口店的山洞里        ②能够直立行走,但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  

③使用天然火                ④过着群居生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原始居民  ④河姆渡原始居民  ⑤大汶口原始居民

A.①②③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   )

A. 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B. 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

C. 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于贤德之人的制度被称为(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民主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北方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粟的遗址,应到      (  )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陕西西安    D. 浙江余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奴隶制    D. 分封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 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 里(   )

A.     B. 盘庚    C.     D. 武丁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鼎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以下故事可以通过甲骨文考证的是(     )

A. 尧的传说    B. 舜的故事    C. 大禹治水    D. 武王伐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铁农具的应用    B. 牛耕的推广

C. 水利工程的修建    D. 金属货币的流通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 晋文公    B. 秦穆公    C. 楚庄王    D. 齐桓公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 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农业产量的提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根据商鞅制定的法令,秦国有很多人获得国君奖赏的爵位和土地。这些人获得奖赏时的身份应该是( )。

A. 农民    B. 军人    C. 商人    D. 铁匠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诗经》中有很多诗句歌颂周武王完成伐纣灭商大业。武王灭商发生在( )。

A. 公元前2070年    B. 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前1046年    D. 公元前771年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指谁?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一)战国形势图 

                     

(二)变法内容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3)材料二(一)战国形势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哪个国家?(二)变法内容补充完整

(4)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影响如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