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①司母戊鼎

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都江堰

④汉、胡服俑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那么魏、鲁、韩等氏应是( )

A. 以排行为氏    B. 以封地()为氏

C. 以所居地名为氏    D. 以祖先的字或名为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是(  )

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战

C. 废除旧贵族特权    D. 建立县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墨家思想    B. 韩非学说    C. 老子论道    D. 先师孔子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这一单元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

A. 夏朝出现甲骨文    B. 西周实行分封制

C.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 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 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

C. 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 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以前丝绸之路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如果今天你踏上丝绸之路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大漠、长河、落日。从古城西安出发一路西去漫漫长路……就像一次人生的回放。遥想历史下列对古代丝绸之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B.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C.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 横跨亚欧的洲际铁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 《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方法

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

D.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官渡之战——刘备    B. 赤壁之战——曹操

C. 官渡之战——袁绍    D. 赤壁之战——孙权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重庆中考B)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

B. 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 西汉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是( )

A. 先秦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汉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秦孝公    D. 汉武帝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材料二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三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线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初统治者为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状况?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秦朝的建立者和他首创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2)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哪一建议?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