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七年级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元谋人遗址    D. 半坡人遗址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 火的使用

B. 原始农业的产生

C. 建造房屋

D. 使用陶器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在湖南炎陵县举行炎帝陵祭祖大典,以此来表达华夏儿女对始祖炎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下列传说人物中,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黄帝    B. 大禹

C. 伏羲    D. 女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周天子诸侯(宗亲、功臣)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一诗讽刺的是

A. 周厉王    B. 周幽王    C. 周平王    D. 宋襄公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 西周、春秋    B. 春秋、战国    C. 西周、东周    D. 东周、战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所示字体最早出现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 春秋后期    B. 战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10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

A. 统一    B. 弱肉强食    C. 诸侯争霸    D. 国家数目越来越少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A. 秦国    B. 韩国    C. 楚国    D. 燕国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鞅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A. 奖励农耕    B. 按军功授爵位    C. 推行县制    D. 抑制商业贸易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兼爱、非攻    B. “仁者爱人”

C. 祸福相依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华夏之祖】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 黄帝陵(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杰出首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三、问答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甲骨文距今约有3 600多年的历史。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已经100多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 500个,已识2 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看下图一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写在横线上。(4分)

 

 

(2)图二甲骨文中的各种“丝”,形状均似丝线缠绕。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

(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大禹建夏属第一,华夏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禅让从此变世袭。夏桀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盘庚迁都始称殷,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天子统治有加强,分封制行天下固。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这是历史爱好者编写的一段歌谣,请结合歌谣内容及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大禹建夏将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认为是历史的倒退,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2)“商周决战在牧野,纣死商亡西周立。”双方的这次大战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认为周武王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除商亡周兴外,上述歌谣中还涉及哪几个王朝的更迭?你认为几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星光灿烂,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1)图一反映出孔子的什么事迹?图二反映了他在教学方面的什么主张?你知道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或主张吗?图三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什么观点?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2)把上述人物与下列内容对应起来。并把图片中的各家思想填写出来。

A:庄子名片

 

生活时期:战国

 

学  派:道家

 

主要思想: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生活时期:战国

 

学  派:墨家

 

主要思想:互爱互利,反对兼并战争;选举贤能,提倡节约

 

生活时期:战国

 

学  派:法家

 

主要思想:“法治”,中央集权

 

生活时期:战国

 

学  派:儒家

 

主要思想:“民贵”“君轻”;仁政,反对非正义战争。

 

 

(3)你认为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谋略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4)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借鉴先人思想】

(5)春秋战国是诸侯割据争霸、战争频繁的时期,关于战争,各家观点不一,浅谈墨子(墨家)和孟子(儒家)的看法。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