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安徽省宣城市等三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隋朝的特点,比较恰当的应是(      )

A. 繁盛一时    B. 国泰民安    C. 战乱不断    D. 诸侯争霸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

A. 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 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 通济渠-江南河-邗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慈禧太后    B. 萧太后    C. 孝庄皇后    D. 武则天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秦兵马俑遗址    B.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C. 大昭寺会盟碑    D. 敦煌莫高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唐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妇女以穿胡服、男装、戎装为时尚

B. 流行以胡饼为礼物相互馈赠的习俗

C. 所有人都可以大造豪宅,不受限制

D. 骑马出行已非常普遍而且富于情趣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

A. 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 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 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 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朝灭亡的标志(      )

A. 刘裕建立刘宋    B. 朱温建立后梁    C. 曹丕建立魏国    D. 王莽建立新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害怕掌握兵权的大将篡夺政权    B. 如此可以缓和君臣矛盾

C. 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兵权,巩固统治    D. 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宋代以前宰相地位颇为尊荣,宋代相权却削弱很多。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实行三权分立。这三种权力是(       )

A. 尚书、中书、门下    B. 左丞相、右丞相、中书

C. 行政、军事和财政    D. 禁军、通判、宰执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靖康之变    B. 南宋建立    C. 岳飞遇害    D. 绍兴和议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的人物。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西夏建立    B. 澶渊之盟    C. 金灭北宋    D. 元朝建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宋金议和后双方的分界线是(         )

A. 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B. 长江至大散关一线

C. 汉水至大散关一线    D. 黄河至大散关一线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宋代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品种是(       )

A. 玉米    B. 马铃薯    C. 番薯    D. 占城稻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      )

A. 洪湖刘裕    B. 洞庭湖流域    C. 太湖流域    D. 鄱阳湖流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宋代通过瓷器贸易,让中华文明传遍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被誉为“瓷都”的是(     )

A. 南京    B. 杭州    C. 景德镇    D. 东京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下列关于宋朝商业繁盛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了昼夜的限制

B. 城市中打破了居住区与商业区的界限

C. 城市外围有很多小型的贸易场所

D. 政府在城市实行坊市制度与夜禁制度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讽刺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读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你就会对一个人物再一次产生敬仰之情,也同时会对另一个人物产生憎恶之恨。对联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是(     )

A. 寇准和秦桧    B. 岳飞和赵高    C. 寇准和宋真宗    D. 岳飞和秦桧

 

四、填表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杰出的首领,都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916年,他称皇帝,国号“契丹”:           

(2)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仿照唐宋封建制度建立统治机构,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制定官制、军制、法律:          

(3)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他逐步统一邻近部落。1115年他称帝,国号金。摆脱了辽的统治。他还令人创制女真文字: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它们是国家繁荣的产物。

(1)它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2)南宋时期它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          

 

五、判断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1)吐蕃人是壮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和亲。(      )

错误:              改正: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和唐朝文化。(       )

错误:              改正:           

(3)隋炀帝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错误:              改正:           

(4)宋朝时期四川地区的“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错误:              改正:           

(5)宋朝政府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蕃坊”。(       )

错误:              改正:           

 

六、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惜》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二: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的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的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歇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一)识图辨史

请回答:

(1)、根据上面三幅图,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请你结合其中的一项发明,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

(二)、文化探究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宋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是什么?

(三)、启示感悟

(4)、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