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人教版2017年秋季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要研究它们的内容及其影响,下列哪一标题能体现它们的主要特点

A. 战争“龙卷风”    B. 铁蹄狂潮

C. 一个人与一个帝国    D.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一个军事大帝国,它地跨

A. 欧亚两洲    B. 欧非两洲    C. 亚美两洲    D. 亚非两洲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安东尼自豪地称地中海是“我们的海”,请你判断他应该生活在(    )

A.埃及法老时代           B.希腊伯利克里时代 

C.罗马共和国时代         D.罗马帝国时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古代国家中不是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的是 (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埃及军事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东罗马帝国是被下面哪一个国家灭亡的

A. 罗马    B. 亚历山大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数学课上,小强与小明为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谁创造的争论了起来,正确答案是

A. 阿拉伯人    B. 希腊人    C. 印度人    D. 埃及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古代世界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既有和平交流,又有武力冲突,这两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是

A. 使世界越来越不太平

B. 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交流

C. 东方征服了西方

D. 西方国家逐渐被东方文明同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

A. 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 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 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 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

A. 亚历山大    B. 鉴真    C. 玄奘    D. 马可-波罗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法老的陵墓里,发现了许多神秘的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古老文它,它是

A. 甲骨文    B. 象形文字    C. 字母文字    D. 楔形文字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话,这实际上反映的是

A. 阿基米德定律    B. 浮力定律    C. 杠杆定律    D. 勾股定理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阿里,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这首歌中的阿里巴巴是中国儿童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中的人物。这个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 )

A. 《荷马史诗》    B. 《伊利亚特》    C. 《天方夜谭》    D. 《马可.波罗行纪》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新月沃地是古代重要的历史舞台,那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中,创造了楔形文字是(   

A希伯来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阿卡德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出错的是

A.埃及与金字塔

B.西亚与楔形文字

C.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D.耶稣与佛教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阿拉伯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

A.12世纪初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要想研究古代西亚地区的历史,我们应该首先掌握下列哪种文字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希腊字母    D.拉丁字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发现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的是(      )

A.阿基米德        B.亚里士多德       C.毕达哥拉斯       D.伊索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古代文明,它诞生于(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浮力定律

D.伯利克里改革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坐落在

A. 麦加    B. 麦地那    C. 巴格达    D. 耶路撒冷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材料一:在古代,战争与征服在带来战争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以及蒙古的西征,都曾突破地域的界线,导致不同区域间联系的加强,出现经济、文化的大交流与大融合。

材料二: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

材料三:郑和率领的船队虽然是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但从没有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传播友谊、实行和平。恩格斯说:“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始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从殖民地掠回了大量金银财宝。

材料四:鸦片战争使中国国门洞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的近代化探究艰难起步,传统社会开始向近代社会转型。

依据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出古代战争与征服的影响。并举一例古代战争与征服的具体事例。

(2)对古代世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什么人?

(3)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有何不同?

(4)依据材料四,概括近代西方的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 马可·波罗在这部书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中国都市的繁华、江南如画的风光、各地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盛赞在中国随处可见的丝绸、瓷器、香料、金银和珠宝;并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印刷、货币、驿政和造船等情况。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被欧洲人惊叹为“天外奇谈”。 马可·波罗告诉他们,他还没有说出自己见闻的一半。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的这部书指什么?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请你对“阿拉伯人”和“马可·波罗”作一概括评价。

(4)你认为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从经历了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文明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往。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传播的两种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传播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