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宋时,城市里的“瓦子”是(    )

A. 专供演出的圈子    B. 买卖建筑材料的铺子

C. 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D. 专门的商业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的______节情景。(    )

A. 元旦    B. 中秋    C. 元宵    D. 寒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宋代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夜市    B.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C. 有瓦子    D. 有雇人做工的丝织场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

A. 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 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 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 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④设置驻藏大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郑成功收复了台湾,赶走了(    )。

A. 日本侵略者    B. 荷兰侵略者    C. 英国侵略者    D. 葡萄牙侵略者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朱元璋曾告诫子孙:“我朝今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朱元璋此为的主要目的是(  )

A. 加强皇权,稳固统治    B. 扩张皇威,恫吓群臣

C. 诫勉皇子,勤政为国    D. 排斥异姓,巩固内阁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  )

A. 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B. 跟今天我国的疆域一样大

C. 不足960万平方公里

D. 包括朝鲜半岛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如图是沈阳故宫的十王殿,它说明清朝初年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
 

A. 内阁    B. 六部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中书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  )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         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

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明清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

A. 选拔廉洁官吏    B. 阻碍文化发展

C. 谋划对准噶尔部的军事活动    D. 强化君主专制,加强思想控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B. 抵抗外族入侵

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 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    )

A. 唐太宗    B. 元世祖    C. 明成祖    D. 明太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这一“远航活动”是指(    )

A. 鉴真东渡    B. 玄奘西游    C. 马可·波罗来华

D. 郑和下西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对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B. 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C. 它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D.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清朝奠定了我国现代版图的基础。下列与清朝巩固边疆有关的是(    )

A. 戚继光抗倭    B. 岳飞抗金    C. 郑和下西洋    D. 郑成功收复台湾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台湾通志》“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材料中的“贵国”是指(    )

A. 中国    B. 荷兰    C. 葡萄牙    D. 西班牙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维护统治    B. 压制文人    C. 打击汉人    D. 钳制思想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朝设立的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侦查的特务机构是(  )

①兵部   ②东厂    ③锦衣卫    ④刑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天工开物》    C. 《农书》    D. 《农政全书》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科技(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中国的医学源远流长,中医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下列医药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   )

A. 制成“麻沸散”    B. 著有《伤寒杂病论》

C. 写成《千金方》    D. 著有《本草纲目》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内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A. 《三国演义》—一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 《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 《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 《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的三幅图片,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项重大发明。指出图二的发明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3)结合上图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材料二:(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怠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材料三: 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一带。他们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

(2)材料三中的“倭寇”来自哪个国家?针对材料一中反映的这种情况,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哪一位将领到浙江沿海抗倭?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位将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清风不识字案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1730年),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如下诗句“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于是雍正认为这是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