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心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改国号为周    B.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 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 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历史上把唐朝鼎盛时期称为(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开皇之治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殿试第一称“状元”,号称“大魁天下”,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历史上,广东一共出了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图中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步辇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 

A.唐代的阎立本            B.宋代的张择端

C.东晋的顾恺之            D.唐代的吴道子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 ④尚武风气盛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与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 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C. 求取佛经精义    D. 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

A.儒家思想            B.建筑艺术

C.佛学经典            D.活字印刷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发生在长安城“悲”的是(  )

A. 盘庚迁殷    B. 开元盛世    C. 安史之乱    D. 黄巾起义

 

二、填表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王仙芝、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 朱人忠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 朱全忠建立后梁    D. 安史之乱的发生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武轻文政策    C. 重文轻武政策      D.对外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    D. 宰相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  )

A. 宋太宗    B. 宋徽宗    C. 宋钦宗    D. 宋高宗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北宋取代后周的重要事件(     )

A. 黄巢起义    B. 玄武门之变    C. 陈桥兵变    D. “杯酒释兵权”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唐朝国力强大    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 唐朝的经济繁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11世纪前期,西夏建立。它的建立者是(  )

A. 耶律阿保机    B. 元昊    C. 赵匡胤        D. 完颜阿骨打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2世纪前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女真族建立金,并且迅速强大起来,灭掉辽,随后又灭掉(  )

A. 北宋    B. 南宁    C. 西夏    D. 后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

A. 宋辽义和

B. 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C. 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统一是中国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清朝    D. 元朝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元军进攻临安时,他招募军士前去救援,并用全部财产充作军费;到元军大营谈判时,他遭到扣留,威武不屈……从容就义。请问他是(  )

A. 张骞    B. 文天祥    C. 成吉思汗    D. 司马迁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3)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

(4)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2分)

    材料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5)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材料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 (如下图)

材料四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上述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材料一图中的ABC三处地名是:

(5)这一工程的开通又有什么意义?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现象开始和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哪两个?宋朝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有哪些?(列举两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