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周建立    B. 隋朝建立    C. 南北统一    D. 运河开通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颖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隋朝灭陈结束分裂局面    B. 隋文帝初步建立科举制度

C. 隋场帝统治残暴好奢侈    D. 隋场帝开凿运河贯通南北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个年代还可以表述为( )

A. 公元6世纪初    B. 公元6世纪末    C. 公元7世纪初    D. 公元7世纪末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玄宗统治初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四位同学参加了以“隋唐历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他们演讲的标题最能反应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甲:分裂与侧据的时代    B. 乙:早期国家产生的时代

C. 丙: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丁:民族关系冲突的时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文中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据此判断古墓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历史上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他应该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孟浩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

A. 中国在唐朝开始对外交流    B.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

C. 店朝是古代最鼎盛的王朝    D. 唐朝时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 修建大运河    B. 隋末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一兴趣小组以“唐朝西域和天竺史”为主题进行历史探究,他们可参考的文献是( )

A. 《史记》    B. 《西游记》    C. 《资治通鉴》    D. 《大唐西域记》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无言烽火坦,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旎冕。披旎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这句话所描述的古代帝王是( )

A. 隋杨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宋太宗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崇文抑武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京剧《澶渊之盟》中一台词唱到:“将舟船暂住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戏词中的“寡人”应该是 (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宋真宗    D. 宋高宗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每年交纳岁币’银25万两,绢25万匹,双方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划定分界线.”签订以上条约的双方是( )

A. 南宋和金    B. 北宋和金    C. 北宋和西夏    D. 金和西夏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繁荣的南方经济

C. 精巧的手工技艺    D. 独特的活字印刷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唐朝中期    C. 南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歌曲是对蒙古草原的真实写照.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 )

A. 成吉思汗    B. 完颜阿骨打    C. 耶律阿保机    D. 忽必烈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地方行政制度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和惯例。目前,省政府是中国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全国共有23个省.这一行政制度承

袭于( )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说起隋朝的历史,人们往往会提起大运河,有人说隋朝成也此河,败也此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

材料二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如果你生活在隋朝,坐船从洛阳出发到B处去,行经D、 E、F。它们分别代表了大运河的:

D:_____  E:______  F.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隋朝成也此河,败也此河”的理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贞观政要》

   材料二:“夫以铜为鉴(镜子),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材料三:磨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四:“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司马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归纳“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当时汉藏关系史实加以说明。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文武之才”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主要表现。

(4)你从这位封建政治家身上学到了什么可贵品质?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嘱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摄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除了商人,还有外国使臣和文化交流人员来到长安,试举一例说明。

(2)观察材料二,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座城市?朝廷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从手工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主要原因。

(3)以史为鉴,唐宋的对外交往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何启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