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共同体七年级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新石器时代    B. 过着群居生活    C. 已经会人工取火    D. 会建造房屋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磨制工具    ②聚落    ③城市的出现    ④农作物的出现    ⑤家畜饲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海内外华人总是自称为“炎黄子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炎帝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    B. 炎黄时期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晚期

C. 远古传说就是真实的历史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这种制度开始于(  )

A. 舜传位于禹    B. 禹传子,家天下

C. 秦统一六国    D. 西汉大一统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有关夏、商、西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约公元前21世纪,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镐京    B.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商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C. 夏、商、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分别是桀、纣、厉王    D.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青铜冶炼技术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下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铸造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①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②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③清末王懿荣首次发现 ④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大运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下列体现其民本思想的主张是(  )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 “兼爱”、“非攻”

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着一方《峄(yì)山刻石》,其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汉文帝    D. 光武帝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 政治上四分五裂    B. 出现了造纸业    C. 用泥制陶    D. 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公元前2世纪初    B. 公元前2世纪末

C. 公元前3世纪初    D. 公元前3世纪末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六经》主要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B.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C. 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 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014年5月12日,习近平主席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

A. 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 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

C.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D. 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

A. 东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B. 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C. 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D. 东汉末年,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经典战役是(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B.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历史剧《三国》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诸葛亮《出师表》    D. 连环画《三顾茅庐》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哪一史实最有可能被该书记载?(  )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曹操统一北方C.佛教传入中国        D.祖冲之著《缀术》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 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东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假如你想要了解北朝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可以阅读(  )

A. 《农政全书》    B. 《齐民要术》    C. 《大明历》    D. 《水经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以下属于经济生活交融的现象是(  )

A. 鲜卑改汉姓    B. 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    C. 汉人胡服,胡人汉服

D. 十六国时期,兽医术、相马术、畜产品加工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

A. 《兰亭集序》    B. 《洛神赋图》    C. 云冈石窟    D. 魏碑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如果小明想去道教名胜旅游,可以推荐的景点是(  )

A. 秦陵兵马俑          B. 洛阳白马寺    C. 四川青城山    D. 龙门石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大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四

 

(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秦汉以后的分裂割据时期,曾有两次短暂的统一,试写出这两个政权名称。

(2)材料二中的 “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指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材料归纳该制度的作用。

(3)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依据材料三,指出其组织机构的职能。

(4)材料四图表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为抑制地方豪强势力,汉武帝还有什么举措?

(5)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改革和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革新】

材料一

(1)读图1、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图三人物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他的贡献是什么?

【制度变革】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2)材料二指什么事件?“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什么措施?

3)用材料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教民耕战”的历史作用。

【思想创新】

材料三

4)材料三中两个同学分别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哪两家学派的治国主张?这一时期各家学派激烈交锋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史记周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2)材料中张骞“凿空”指什么?张骞“凿空”后,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西域各民族?

材料三   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示意图(下图):

3依据地图,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xǐ)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4)北魏成为“汉化先行者”得益于谁的改革?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