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楷模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5•12”汶川大地震,严重破坏了西北通往西南的重要铁路线--宝成铁路。宝成铁路建成于(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C.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班拟举办一个主题歌为文革往事的讲座,准备请本校经历那段时期的教师做主讲人,请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他应该是(  )

A. 赵老师,1954    B. 钱老师,1976

C. 孙老师,1982    D. 李老师,1978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论有误的是(     )

A.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

B.是给国家、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C.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丰富文化生活

D.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措施中,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B. 三大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请为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 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作家莫言诺贝尔奖的小说下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了它宽厚慈祥、慷慨奉献的本性.当年瓜农,平均亩产超过了千斤.出此现象的原(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在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是武汉长江大桥。这座大桥是什么时期的成就(  )
 

A. 中华民国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为建国后某一时期主要工业生产指标图,导致这些指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实施,重工业发展迅速    B.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造成工业片面发展    C. 实行政企分开,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A. ①      B.     C.     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有些话听了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个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浮夸风盛行

全国陷入动乱

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

A. 高指标    B. 瞎指挥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1966~1968年国家经济发展数据

年份

工业总产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1966年

2 534

558.7

1967年

2 104.5

419.4

1968年

2 015.3

361.3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材料一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3).依据材料二,说出“文化大革命”“乱了自己”的表现。 (4).以史为鉴,用一句话概括“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三、填表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图一人物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

图二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___

图三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的县委书记,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是________

(2)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工业化,铸就中国梦的基础】

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参与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制定和相关研究,他近期对外表示,目前中国制造业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的全部发动机均靠进口。正在研制的重型燃气轮机的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如高温合金定向及单晶工作叶片仍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加大对数控机床研发的投入,但是80%的高端数控机床至今仍依赖进口。2013年,我国已是机器人消费大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80%的机器人进口的。”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个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2项)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回答,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存在什么不足?

3)针对材料二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为加快工业化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