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3月)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A. 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 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 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 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统一国家建立    B. 江南地区开发    C. 商品经济繁荣    D. 民族政权并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新唐书》的选举志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这表明(    )

A. 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C. 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    D. 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①在海外有“唐人街”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错误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

C.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黄河流域——分封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侵犯,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文献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英国《王位继承法》

C.法国《人权宣言》        D.美国《独立宣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诸多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发展近代教育    C. 实行征兵制    D. 废藩置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是(  )

A. 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 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C. 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893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13%,到1903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2.3%,导致中国近代消费品原料进口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京条约》的影响    B. 《瑷珲条约》的影响

C. 《马关条约》的影响    D. 《辛丑条约》的影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有一幅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

A. 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 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 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C.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D. 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这次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这次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七七事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C. 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其基本特征的口号。下列口号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特征的是(  )

A. “民主”和“科学”    B.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D. “宁为战死鬼,做亡国奴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抗战胜利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男女实现了平等    C. 西方思想的影响    D. 封建思想的根除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1935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是(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

A.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D. 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 加入WTO    C. 澳门回归    D. 承办APEC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新中国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中共八大召开    D. 一五计划完成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革“开始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及其漂亮的廉价棉织品给人民大众带来的利益……(19世纪)贫苦阶层也能像18世纪的中上层人士那样穿得非常整洁,甚至享受服装的乐趣。”该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珍妮机的出现    B. 纺织工厂的涌现    C. 火车投入运营    D. 远洋轮船的使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的实践不包括(  )

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成立欧共体    C. 建立欧盟    D. 使用欧元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业税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1885

3071

40%

3923

51%

1911

4810

16%

20441

69%

 

 

 

 

 

 

 

 

材料三  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以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是如何履行他们的使命的?

材料四  《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4)材料四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对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完成下列表格。

创举(或事件)

意义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改编了军队,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③      的革命新道路

 

 

 

 

 

 

材料一

材料二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七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诗歌长征”纪念活动。品读毛泽东的《长征》,帮助他们完成纪念活动。

材料三  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的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在正面战场和1940年在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