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中考历史(人教版)期末测试(下册)(下册第1--8单元)(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1917年俄国……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冲击下缓缓打开……”你知道这段话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吗(     )

A.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 萨拉热窝事件    C. 巴黎公社    D. 攻占巴士底狱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土地法令》的颁布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

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 俄国农奴制废除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 新经济政策实施    D.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如下图),该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     )

A. 说明一战的性质

B. 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

C. 说明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

D. 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3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针对美国的经济危机说,要想避免革命,必须实行计划经济。这位早在1927年就访问过苏联的学者,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智囊之后,将计划经济的思想带进了内阁。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     )

A.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    B. 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C. 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D.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某校九年级(3)班的同学们在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下列观点,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

A. 英法操纵国联,武装干涉苏联    B. 德、意、日法西斯结盟,四处侵略

C.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涉及全世界    D. 中东地区冲突频繁,威胁石油安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     )

A. 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    B. 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

C.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 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硝烟中飘扬着一面残破的美国国旗。画面上有点明主题的文字“REMEMBERDEC.7th,意思是记住127日!这张海报提醒美国人民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     )

A.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 德国突袭波兰

C. 苏德战争爆发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生的战役,其先后顺序是(     )

莫斯科战役 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战役 柏林战役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④②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反映了20世纪美国不同阶段的经济状况,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是因为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B. 是高新技术成果运用的结果

C. 是石油危机的影响

D. 是经济全球化形成的结果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又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织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正式结成欧洲联盟。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这段材料主要叙述了(     )

A. 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过程

B. 西欧国家受到冷战的威胁

C. 西欧国家已经实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 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刘广涛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1960年因非洲17个国家独立而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 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 民族矛盾    B. 领土争端    C. 教派冲突    D. 大国干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 资本主义国家    B. 发展中国家    C. 社会主义国家    D. 亚非拉国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C. 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 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一部苹果手机,美国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这说明经济全球化能够(     )

A. 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    B. 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C. 避免战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D. 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C.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D. 欧洲走向一体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侧为美国1997年和2006年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示意图。导致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B.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C. 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刘丽梅在学习世界现代史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法西斯逆流在欧洲、亚洲泛滥

C. 二战后,东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走上了联合道路

D. 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以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为背景的油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等。作者作此画意在(     )

A. 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    B. 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

C. 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    D. 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诺曼底登陆 

图二 雅尔塔会议  

图三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图四 日本签署投降书

(1)图一中的军队是哪国军队?该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军事行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图二拍摄于何时?照片中坐在前排的三位人物分别是谁?

(3)指出图三和图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1)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3)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材料一:全球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把分散割据的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大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即16世纪前后“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请写出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中发现美洲的欧洲航海家的名字和另一位著名航海家麦哲伦的贡献。

材料二: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使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图一所示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所示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图三所示产品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依据材料二指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表)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某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某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4)材料三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问题?

(5)从材料三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常常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境地。对此,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某市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分)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九国公约》签订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三:“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

(3)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材料四: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5)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