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心校九年级一模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

A.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英俄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    D. 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图中汉字是“商务印书馆”),该图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

 

A. 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

B. 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C. 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

D. 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时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这段话反映了张謇(  )

A. 赞成商务立国

B. 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 主张学习西方教育思想

D. 提倡实业救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过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应该是(     )

A. 城市改革正在启动    B. 农村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C. 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 中央开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下图中的谚语。那么,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该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

A. 入乡随俗    B. 四通八达

C. 殊途同归    D. 流连忘返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一部游记,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哥伦布读了这部书,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该书是(     )

A. 《荷马史诗》    B. 《哈姆雷特》    C. 《天方夜谭》    D. 《马可·波罗行纪》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法国大革命    D. 工业革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引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史蒂芬孙    D. 克伦威尔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张三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惟一的相同点是(    )。

A. 摧毁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C. 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D.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有直接关系的是(     )

①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美国建立北约组织,与苏联抗衡    ③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④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二战中一德国老兵回忆说:“9月13日我们的队伍突入市区,攻占了市中心的玛玛耶夫岗。双方开始逐街逐楼逐屋地争夺厮杀,光是火车站一个地方,双方就先后易手十多次。……我感到战斗打到这种程度时已经不再是一场争夺战略要地的单纯的军事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城市名称的象征性意义,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下定了拼死争夺的决心,一个坚决要征服,一个誓死不放弃……”上述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攻克柏林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诺曼底登陆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  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被称为什么?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结合材料四说明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和刊物分别是?

材料五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5)结合所学回答,催生中国企业1992年和2001年两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什么?

材料六  1990年,中央决定“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2004年,中央“希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大都市”。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

(6)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7)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变,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概括该条约中最能反映列强本质意图的内容。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咨文并同时对全国广播,说希腊遭到由共产党人领导的“恐怖主义活动的威胁”,……他诬指“极权主义”和任何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都“危害着美国的安全”,声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所实行的征服活动……

(2)结合所学,材料二反映的是美国的哪一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由美国领导的国际关系体系的“单极阶段”终于到来了……但是俄罗斯依旧是唯一拥有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核武器的国家,……俄罗斯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依旧不可低估。……以中国、韩国和东盟成员国为代表的亚洲的崛起,正在确立和发挥它们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两极格局彻底终结,多极化趋势却是不断加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表现。

【材料四】仔细观察下图:

 

 

(4)根据上面两幅图,分别概括它们所反映出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现象。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