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重庆一中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王老师去年寒假时外出旅游,在一处博物馆里,他看到图所示的远古人复原头像,你知道他是在以下那座城市旅游吗? (     )

满分5 manfen5.com

A.昆明     B.成都    C.西安    D.北京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他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受禅继帝位;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请问他是谁? (    )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歌颂的是战国时期的哪位诸侯王?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勾践  D.夫差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质问声中,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请问这次起义发生在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袁老师在网上查询资料时输入了以下几个关键词:“儒家学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搜索结果会出现的人是  (     )

A.董仲舒    B.老子   C.孔子    D.荀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如果你穿越到东汉时期,你可能看到的是 (    )

①一位官员正准备任职西域都护         ②对春秋战国历史感兴趣的王丁研读《史记》

③街市上到处可以买到西域的水果蔬菜   ④“汉人胡服”和“胡人汉服”的现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西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

A.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东,葱岭以西的广大地区

B.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是为了联合乌孙夹击鲜卑

C.西汉时,西域都护的设置证明了西域(今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D.西汉时,随着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骏马、瓜果等传入内地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屈老师在课堂上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结束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请问,这里的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是(   )

A.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06年海外青铜器市场所呈现出来的高端青铜器热销的局面再一次证明了中国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历史、艺术价值和高度的市场认可度。历史学家把以冶炼、铸造和使用青铜器为主的几个朝代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不包括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成都平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平原、地势平坦、水域遍布,河网纵横,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最大芒硝产地,也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它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请问这得益于一下哪一卓越工程(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秦长城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杨宽在《战国史》一书中写道:“从山西出土的青铜牛尊看,春秋后期的牛都已穿有鼻环,说明牛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图片说明,春秋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

满分5 manfen5.com

A.土地大面积开垦        B.牛耕的广泛推广

C.各个诸侯国进行改革    D.青铜器用于农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由吴宇森导演的、投资过亿的华语片电影《赤壁》,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各国及欧美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于 (   )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汉时期      B.东汉时期    C.三国鼎立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期末复习时,小瑶同学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秦国发展相对落后——商鞅变法

B.战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家争鸣出现

C.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北方匈奴的强大——秦长城的修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以下哪幅图片不能说明两汉时期频繁的对外交流(   )

满分5 manfen5.com

 

二、判断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判断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皇帝

    主要治国措施

    主要政绩

秦始皇

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武帝

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择“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请选择“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择“C”

1.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2.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

3.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结束了分裂,完成了统一。(  )

4.为了巩固北方边疆,汉武帝北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  )

5.秦始皇、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请将下列字母的英文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

满分5 manfen5.com

A.夷州

B.赤壁之战的地点

C.蜀国的都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秦为统一六国采取合纵战术,远交近攻,与两个大国结成联盟,请在图中找到它们的地理位置,填入代号。

满分5 manfen5.com

A.  齐国

B.  楚国

 

四、问答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丰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从西晋永嘉(西晋怀帝年号,307年——313年)年间到刘宋末,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陆续南下到巴蜀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有70万人,形成北方民众纷纷南下的浪潮。

——《中国通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江南地区在西汉时的发展状况。(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地区在南朝时的发展状况。(2分)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江南地区从材料一发展到材料三状况的原因。(2分)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2分)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3分)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春秋战国时代,诸雄割据,群豪四起,不仅争正朔挟天子,更是夺领土抢百姓,一时硝烟四起,生灵涂炭。但却是在这样一个乱世,文明之光乍现,艺术繁盛一时,建筑巧夺天工,思想百家争鸣。中国由此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巅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战国时期,艺术繁盛,绘画现铜器纹鉴,音乐传七声音阶。图是一件堪称“世界奇迹”艺术珍品,请写出它的名称和出土地点。(2分)

满分5 manfen5.com

(2)古代水利工程是与古代先民息息相关的生命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观,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两项重要的水利工程。(2分)

(3)鸟瞰万千土地芸芸众生,中华文明独领一时风骚,老子倡小国寡民,孔子言克己复礼……百家齐争鸣,请问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请回答:

(1)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强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问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2分)

(2)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一统,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2分)

(3)作为鲜卑族的王者,他顺应历史的大洪流,改汉姓、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全面的学习汉族文化。请问他是指谁?这次改革在历史上又有何作用?(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