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青岛崂山第11中学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内容与山顶洞人相符的是

①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过着群居生活,没有血缘关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③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④山顶洞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发现的地点都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 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      B.奴隶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泰山不让砾石故能成其大,江海不辞小流故能成其深。”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哪位人才成就了他的霸业?

A伊尹       B管仲      C伍子胥      D商鞅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一曲都江堰,唱醉两千年”。452014年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暨夏日旅游启动仪式在都江堰举行。时至今日,都江堰的汩汩清流已经成功滋润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下列与四川地区无关的是

A.“三星堆”文化          B.灵渠          C.都江堰          D.道教的兴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924,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下列对孔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张“无为而治”                 B.提出“春秋无义战”

C.主张“兼爱” “非攻”           D.要求“为政以德”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它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       ②纸上谈兵       ③风声鹤唳    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他指的是春秋战国出现了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端午节         C.清明节         D.中秋节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隶书刻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山东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籍华裔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贾谊在《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瓦当、提花机等文物。据此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明朝状元赵秉忠在《状元卷》中提出“天民说”,认为皇帝必须爱护人民,否则就违背天意。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后汉书》记载:“阳嘉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风地动铜仪。……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史料中的“史官”是

A.张仲景         B.司马迁          C.张衡           D.蔡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

A.看气色       B.按脉搏        C.闻气味       D.听声音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A.发明印刷术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火药               D.制成罗盘针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史记》文笔简洁,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无记载的是

A.尧舜禹禅让              B.齐桓公改革

C.王昭君出塞             D.汉武帝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龟虽寿》以明其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西晋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类似秦朝短命而亡。下列关于西晋短命而亡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西晋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B.西晋地主残酷压迫内迁少数民族 

C.统治集团内斗,耗尽国力            D.民族矛盾尖锐,氐族人推翻了西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政权中不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A.东周      B.东晋         C.东汉     D.北魏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政权分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之一,曾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A.曹魏、北魏                B.西晋、北魏

C.前秦、北魏                D.秦、东晋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歌曲《龙文》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在我国成为一门艺术开始于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通过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异同点和易混点,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和北魏的孝文帝改革相比较,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都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B.都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进程

C.都顺应了历史趋势                  D.改革都有阻力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认识。下列能够准确反映某一历史阶段发展特征的是

①夏商周是奴隶国家的产生、发展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④秦汉是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时期,文化昌盛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文化承上启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小明一家准备游览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想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查阅的著作是《水经注》,作者是北魏的            ;小明在某一城市的网页上发现了巨幅广告宣传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指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历经十多年刻苦努力编写的史书               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历朝的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非常重视思想的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           ”;而汉武帝为实现思想的大一统则接受          的建议,“                            ”。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进攻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87万大军攻打东晋,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的战役是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三、填表题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朝代

代表作品

 

 

东晋

     

《兰亭序》

其字 “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人称其为“书圣”

东晋

     

       

《洛神赋图》

绘画题材广泛,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人称其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

东汉

张仲景

  ④    

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人称其为“医圣”

 

 

四、问答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5分)

1)图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神农“教民播种五谷”。 “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那么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1分)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居民主要种植哪种农作物?(1分)

(2)图二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普遍使用什么工具和技术?(2分)

(3)图三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1)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和”,又有“战”,请各举一例说明。(2分)

2)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列举内迁的少数民族(至少列3个)。(3分)

3)西晋后期,大量的北方人迁往江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人口南迁对江南经济发展有何影响?(1分)

 

详细信息
38. 难度:困难

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左传》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三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请回答:(7分)

1)材料一中说明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1分)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1分)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1分)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1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2分)

 

详细信息
39. 难度:困难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在2014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7分)

1)结合所学知识,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城市)、E(国家)两处填写完整。(2分)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1分)改进造纸术,促进文化传播的关键人物是谁?(1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1分)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