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江苏启东南苑中学初一上期第二次单元测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通史,下列历史事件中,《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张骞出使西域     C.大禹治水     D.昭君出塞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证明       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云南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人物中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为西域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有(     

①蒙恬         ②张骞        ③卫青      ④班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三顾茅庐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A.建立西汉        B. 建立东汉       C.建立西       D.巩固蜀汉政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用偷袭方式获得成功

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一次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其中被称为“医圣”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参观陕西临潼的一处古代文化遗址时赞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           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他赞叹的是(     

A.大雁塔                               B.法门寺

C.秦始皇兵马俑                         D.万里长城

 

五、选择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依次是(     

①河西走廊         ②长安        ③西亚     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成语是我国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草木皆兵     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退避三舍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发明是一种创造,改进则是一种完善。有关蔡伦与造纸术的关系,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时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历史上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开始于(     

A.三国时期       B.西晋末年     C.东晋南朝        D.南北朝

 

六、问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自《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魏主”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皇帝,他是谁?(1分)

(2)材料一反映是“魏主”决定将都城从平城迁往何处?(1分)

(3)材料二反映的是“魏主”改革的哪项内容?(1分)你还知道他有哪些改革措施吗?(5分)

(4)“魏主”的改革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请回答:

(1)你认为出现“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原因有哪些?(8分)

(2)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3)从江南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