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泰山上期初一年级期中学情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体验下图中的人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采

访,那么你应该到

满分5 manfen5.com

A.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

B.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人问小明姓什么,他回答说:“我的姓同中国第一个王朝名称一样。”请问他姓什么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战乱不休。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现在的山东地区常被人们称为齐鲁大地,这一名称的由来可追溯到

A秦朝      B汉朝      C商朝      D周朝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

A.管仲    B.李斯    C.伯益    D.比干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周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假如战国时期一个楚国的农民给远在齐国的朋友写信,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上?

A    B青铜器    C竹简    D丝帛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谚语说明了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作

用。我国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A马陵之战      B长平之战      C牧野之战      D桂陵之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下面的故事是秦朝一家四兄弟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老大戍守边关,多年未归

B.老二修筑长城,杳无音信

C老三种地,每年收获粮食1500斤,还不够兄弟们的口粮

D老四是个书呆子,整天捧着《论语》《孟子》阅读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A修建阿房宫             B统一文字

C统一货币、度量衡       D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实施

A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B派人出使西域

C分封刘家子弟为王    D颁布“推恩令”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4分)

(2)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4分)

(4)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1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读图说史:(17分)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图片一中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请你概括他的主要政治思想。(3分)

(2)图片二中的秦始皇在对待儒家思想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你如何评价这一措施?(4分)

(3)图片三中的汉武帝为发展儒学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他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以小欺大,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材料二:他看到战争的残酷,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他请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摇薄赋。

材料三:他认为,水行要乘船,陆行要坐车,治理国家也一样,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材料四: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

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1)上述材料总体上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产生这一历史现象的时代背景怎样?(2分)

(2)上面四段材料中的“他”分别指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8分)

(3)上述各家代表人物关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主要有哪些?(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