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山东济南章丘辛寨辛锐中学初二上期末竞赛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福建省福州市某纪念馆内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假如你计划在假期中区探访太平天国的都城遗迹你应该去的城市是今天的

A.西安     B.南京     C.北京     D.上海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一名英国人来到中国他在中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在天津开办一家纺纱厂         B.在香港岛建一座医院

C.在北京使馆区任外交官         D.乘坐军舰到重庆观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张明在图书馆查阅中国近代史资料时看到了一段介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资产阶级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强学会的建立            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建立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过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林则徐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④⑤⑥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路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八年级5班同学要在暑假进行红色旅游他们选好的目标是两栋房子****),一条船红船),两个名城南昌延安),一座山井冈山).你认为这两栋房子可能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④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有一段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血战到底!”诗词反映的情景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

A、都开始于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

B、都曾大肆屠杀中国居民

C、都由于国内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D、都使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二、问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束缚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先进化。

请回答

(1)1860-1898年间,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有哪些重大尝试?(4分)

(2)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4分)

(3)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追求“思想文化的先进化”方面掀起了什么重大运动? (2分)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  有两个数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在心1213300 000……万人坑里无言的尸骨、黑白照中疯狂的杀戮、耳畔回响着惊恐的呼喊……走进纪念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都被深深地刺痛……3 500多幅历史照片、3 300多件文物、130多部影视资料、10多处实景再现和近20个日本老兵的证词、14万名遇难者和幸存者的档案……每一笔每一划都将残暴的侵略者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材料三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向全国公开发表了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告“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1分)这份极不平等的文件对中国有何深远影响?(2分)

(2)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两个数字“12.13”和“300 000”分别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看待这个事件?(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